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zhongguoqq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cè)

怎么學好模電

  [復制鏈接]
41#
ID:363296 發(fā)表于 2018-7-2 17:57 | 只看該作者
自己動手多做幾個實驗,多問問老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ID:111634 發(fā)表于 2018-7-2 23:02 | 只看該作者
就學習方法而言,數(shù)學是一種,物理和電路原理分析是一種,模電又是一種。相比而言,數(shù)學思維最簡單,物理和電路原理分析是數(shù)學+原理分析,而模電則是數(shù)學+原理分析+大量需要記憶的器件特性知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ID:363726 發(fā)表于 2018-7-3 10:07 | 只看該作者
最好實際和理論結(jié)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ID:364103 發(fā)表于 2018-7-3 19:39 | 只看該作者
多準備相關資料如練習冊和相關書籍,了解模電原理和做題技巧,與老師多溝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ID:363363 發(fā)表于 2018-7-3 23:10 | 只看該作者
多看書,多動手就行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ID:364465 發(fā)表于 2018-7-4 08:16 | 只看該作者
看模擬電子書   MUTISIM仿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ID:364469 發(fā)表于 2018-7-4 08:48 | 只看該作者
推薦張興偉編寫的《電子工程師》全才圖解,有入門手冊和應用手冊兩本,我之前學模電沒好好聽課,看著個書一下就懂了。還可以去MOOC或者B站搜索視頻來看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ID:111634 發(fā)表于 2018-7-5 14: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8-7-5 17:22 編輯

給你介紹2本書,張志良編著的: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ISBN 7-111-19362-8)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模擬電子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ISBN 7-111-19361-X)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后書是前書的配套教材,但也可單獨使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ID:365840 發(fā)表于 2018-7-5 20:08 | 只看該作者
多看書,多理解,多看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ID:365892 發(fā)表于 2018-7-5 21:25 | 只看該作者
看書看視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ID:365932 發(fā)表于 2018-7-5 22:23 | 只看該作者
看書吧,多刷幾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ID:365935 發(fā)表于 2018-7-5 22:30 | 只看該作者
如果說考試的話,建議多做題目,找類型相關的題目,還有,課本至少要看一遍;如果要用模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要多動手了,可以記一下常用的模塊電路,還要學習一下相關仿真軟件的使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ID:66526 發(fā)表于 2018-7-5 22:59 | 只看該作者
需要長期的積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ID:365968 發(fā)表于 2018-7-5 23:21 | 只看該作者
上課好好聽啊,上大學還希望總是自學就能混過考試要老師干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ID:366039 發(fā)表于 2018-7-6 09:05 | 只看該作者
建議動手做點東西,做個放大電路,濾波電路等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ID:366071 發(fā)表于 2018-7-6 09:28 | 只看該作者
模電很難,分模塊學。從單純電阻電路到有三極管電路再到電路中有電容電路,這樣比較容易進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ID:366077 發(fā)表于 2018-7-6 09:44 | 只看該作者
模電是一門會讓人放棄的科目,不過如果堅持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很好玩的,就是看你對這個這個科目的興趣有多大了,有興趣了才會更好的去了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ID:362196 發(fā)表于 2018-7-6 11:04 | 只看該作者
看書,弄懂原理最重要,不要一味的做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ID:366176 發(fā)表于 2018-7-6 11:07 | 只看該作者
先把基本原理掌握了,然后再自己設計個小電路,焊出來調(diào)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ID:142045 發(fā)表于 2018-7-6 11:15 | 只看該作者
多學理論,多做實踐,通過實驗現(xiàn)象來驗證理論,自己動手焊接電路,也可以進行電路的仿真,分析數(shù)據(jù)。祝你學習愉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
ID:366199 發(fā)表于 2018-7-6 11:37 | 只看該作者
一點一點學,首先上課聽講,課下看書做題就差不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ID:366199 發(fā)表于 2018-7-6 11:38 | 只看該作者
好好學,總會懂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ID:366208 發(fā)表于 2018-7-6 12:03 | 只看該作者
對于學電子的人來說,數(shù)電和模電這兩門課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下功夫去學。另外,實驗課和理論課同樣重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ID:365627 發(fā)表于 2018-7-6 12:11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是想用模電來進行實際的應用的話,建議可以通過利用仿真軟件進行相關項目的學習!
如果是單純的通過考試,那就掌握好基本的原理就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ID:366182 發(fā)表于 2018-7-6 12:20 | 只看該作者
找老師問題目,自己課后多練習題目,不懂再去看中國大學MOOC網(wǎng)找課程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ID:351058 發(fā)表于 2018-7-6 13:30 | 只看該作者
先學好基本的理論知識吧   看看簡單的電路分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ID:279411 發(fā)表于 2018-7-6 14:04 | 只看該作者
學號模電主要是理解,只要理解了,一通百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ID:366300 發(fā)表于 2018-7-6 14:46 | 只看該作者
看書,做實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ID:366364 發(fā)表于 2018-7-6 16:05 | 只看該作者
模電掛過科,重修一遍全都懂了。多交240的學費就是有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ID:366736 發(fā)表于 2018-7-7 11:30 | 只看該作者
現(xiàn)有電路分析的基礎,然后可以找視頻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ID:366527 發(fā)表于 2018-7-7 17:23 | 只看該作者
多動手 多在實驗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ID:346748 發(fā)表于 2018-7-8 15:28 | 只看該作者
對于模電、數(shù)電的學習,對于多數(shù)人都很困惑,是塊比較難啃的骨頭,對于初學者模電要比數(shù)電學起來更加難些,由于模電是基于半導體技術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很多教科書一開始就講述半導體物理,而半導體物理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這樣一來使得很多初學者抱著較高的興趣來學模電,結(jié)果翻開書本第一章節(jié)就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更不用談元器件特性曲線,計算公式及其重要參數(shù),而且后面的章節(jié)又是以前面章節(jié)中的的元器件為基礎開始講解的,于是這種看似合理的章節(jié)安排最終使得大多數(shù)初學者一再受到打擊,無法提起興趣繼續(xù)學習,對于悟性好些的或許可以堅持多看幾章內(nèi)容,對于悟性不好的只能望而怯步,現(xiàn)在教科書都是如出一轍,個人認為要想理解模電(在這里先談模電入門以后再說學好模電),關鍵是要有持之以恒,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只有你認為你有這兩點且超乎常人就不怕入不了門,只要入門了學好模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上面的這些長篇大論似乎看起來都是些空空的大道理,給人感覺無多大實用價值,其實不然,講下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你就會理解的我說的是切身體會,雖說現(xiàn)在自己也算不上什么模電達人但是我可以捶胸驕傲的說自己模電入門了,這為以后提高模電技術打下了堅實基礎,不敢說我的學習方法對每個人都有用,但至少證明了對我而言自己的學習方法是正確的有效的;當初我也是一名模電愛好者,很幸運的是當時我也有機會學習模電技術,可惜的是學習了一段時間后不但沒有長勁反而打擊的自己聯(lián)學習興趣都沒有了,于是上大學時我選擇的自動化專業(yè),模電在自動化專業(yè)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多,這樣等于自己逃避了學習模電,再一次錯過了學好模電的機會,大學畢業(yè)后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模電技術很重要,一塊電路板損壞了故障可能就是一個幾毛錢的元件損壞引起,但是由于無人會修只能換掉整塊小則數(shù)百大則數(shù)千的電路板,雖說這錢不由我們出,但是我們錯過的是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于是經(jīng)歷這種事情多了,就越發(fā)覺得模電的重要性,于是痛下決心開始學習模電。
   和你一樣再次拿起學校的教科書,開始硬啃,一句話一句話的仔細看反復琢磨,直到完全理解,之后每一個圖每一條公式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釋它們,看是否符合邏輯,這樣一來檢驗自己所學是否扎實二來不用去死記硬背那些公式,只要理解了就不需要去背誦任何一個公式的。這樣一個過程下來看完一本書大概花了3個月的時間,看完一遍之后雖說理解了但是感覺知識點還是不太牢靠,總覺得有種丟三拉四的感覺,于是再一次從頭看了一遍,這一遍過后花了一個半月時間掌握了75%以上的內(nèi)容,于是為了鞏固我看了第三遍使得自己的知識內(nèi)容掌握到90%,當然有些知識點別人也有自己的理解可能與我們的理解相左,可以把這10%的困惑留下來以后慢慢理解。
  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自己全部都理解了,尤其是看一遍就像全部理解那純粹是天方夜譚,如果你看一遍覺得完全看不懂,這就對了,因為模電是需要仔細去揣摩的,看第一遍不是為了完全理解它在說什么,而是了解這本書都講了什么內(nèi)容,前后章節(jié)都是怎么聯(lián)系起來的,這是看第一遍的要點所在,知道這個了,第一遍就沒白看。
  第二遍開始看時就需要仔細去理解每一句話每一幅圖以及每一個公式的由來,對于不理解的地方不重要,可以借助其它參考書或網(wǎng)絡,或?qū)W校老師等等其它途徑來解決,記住你不知道的知識點肯定也有和你一樣不知道的人在網(wǎng)絡上求助,所以網(wǎng)絡是很好的老師,因此不要拿父母的血汗錢來打游戲看電影,當然適當?shù)男蓍e還是允許的,呵呵。
   其次,有很多EDA軟件可以在線仿真,網(wǎng)上有很多我就不寫了,不同軟件適合不同人,自己可以找一下的,EDA軟件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電路工作特性,加深對電路的理解,還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波形參數(shù)等等,使得我們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我們不用去實驗室就可以完成一切操作了。
  說了這么多,都是自己的一些個人經(jīng)歷,當然其他人也有更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借鑒,總而言之想學好模電,信心很重要不要輕言放棄,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否則你每次都是從零開始,永遠啃不下這塊揪心的骨頭,何不如一鼓作氣拿下它呢,呵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ID:367509 發(fā)表于 2018-7-8 20:53 | 只看該作者
看看 高教出版社的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ID:367527 發(fā)表于 2018-7-8 21:23 | 只看該作者
馬上就要開模電這門課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ID:367817 發(fā)表于 2018-7-9 11:53 | 只看該作者
多在網(wǎng)上找些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ID:367961 發(fā)表于 2018-7-9 15:01 | 只看該作者
上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然后后面布置的作業(yè)要做  不懂就問老師   然后你的課本上例題要會看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ID:368043 發(fā)表于 2018-7-9 16:03 | 只看該作者
看書   有公開課可以看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ID:368103 發(fā)表于 2018-7-9 17:29 | 只看該作者
從電路原理開始入手,先了解模擬電路和數(shù)字電路的區(qū)別,在深入學習模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ID:368268 發(fā)表于 2018-7-9 21:25 | 只看該作者

模電是都是基礎知識很難的,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考試完全沒問題。想要提高實踐比較難,建議做好實驗,自己搭一些實際的電路練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ID:368407 發(fā)表于 2018-7-10 10:47 | 只看該作者
先看書,再去看網(wǎng)上的視頻,相關內(nèi)容不懂就去問同學老師查資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