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苦于找不到標準電壓 數(shù)字萬用表和指針MF47我相信哪個? [打印本頁]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9 12:03
標題: 苦于找不到標準電壓 數(shù)字萬用表和指針MF47我相信哪個?
本帖最后由 海闊天空8 于 2022-12-13 09:04 編輯

   苦于找不到標準電壓。試試431的“2.5V”究竟是多少?數(shù)字表顯示2.48V和4.94V,MF47顯示4.99V,哪個準些?我哪個也不相信了!都沒根!反正431此時存在一個唯一的電壓值(也不是絕對準確的2.5V。。
   話又說回來,這兩個顯示值差別都在允差之內,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大概其就可以了。是這個理吧?請高人指點迷津!
   431和431也不一樣的!
   2022年12月13日結果:還是根據(jù)kA431的穩(wěn)壓值(估計為2.49V),判斷認為數(shù)字表的示值偏低了。把DT9205A數(shù)字表(3位表,準確度不高的廉價表)顯示的2.47V調到2.49V(改變數(shù)字表電壓檔的分壓電阻)。最后和MF47表在40V,1.6V比對結果差別不大于0.1V。(閑來無事沒什么實際意義的瞎折騰)。

IMG_20221213_083705.jpg (1.56 MB, 下載次數(shù): 152)

IMG_20221213_083705.jpg

IMG_20221209_105145.jpg (635.85 KB, 下載次數(shù): 132)

IMG_20221209_105145.jpg

IMG_20221209_143146.jpg (637.52 KB, 下載次數(shù): 139)

IMG_20221209_143146.jpg

IMG_20221213_083726.jpg (1.37 MB, 下載次數(shù): 130)

IMG_20221213_083726.jpg

作者: Hephaestus    時間: 2022-12-9 17:47
肯定是數(shù)字表準,指針表看看有沒有還行,精度完全談不上。
作者: yzwzfyz    時間: 2022-12-9 17:55
交、直、擋位做對。
兩表同時測。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9 21:08
yzwzfyz 發(fā)表于 2022-12-9 17:55
交、直、擋位做對。
兩表同時測。

“交、直、擋位做對”?什么意思?
作者: 楊雪飛    時間: 2022-12-9 22:08
tl431正常情況下確實為2.48左右,如果是2.5反而有些可疑。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0 09:23
楊雪飛 發(fā)表于 2022-12-9 22:08
tl431正常情況下確實為2.48左右,如果是2.5反而有些可疑。

我測了兩種,KA431和AZ431,兩個KA431比較低2.48VH和2.47V;AZ431較高2.50V。越測越嘀咕!
作者: Hephaestus    時間: 2022-12-10 12:30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0 09:23
我測了兩種,KA431和AZ431,兩個KA431比較低2.48VH和2.47V;AZ431較高2.50V。越測越嘀咕!

有什么可以嘀咕的?4.94和4.99誤差才1%,而你的指針表明確的在表盤右下角寫著2.5V-,也就是直流精度2.5%,你的指針表已經滿足要求了。講精度怎么也要34401A這種萬用表起步,指針表這樣的rubbish/garbage沒資格談什么精度。
作者: 楊雪飛    時間: 2022-12-10 13:03
Hephaestus 發(fā)表于 2022-12-10 12:30
有什么可以嘀咕的?4.94和4.99誤差才1%,而你的指針表明確的在表盤右下角寫著2.5V-,也就是直流精度2.5% ...

34401測431根本沒用,431那精度也就三位半,本來就不是高精度基準,說不好聽的就比穩(wěn)壓管高級那么一點點。四位半的基準都至少上個LM385了
作者: 冰火風輪    時間: 2022-12-10 19:11
無聊的時候測了幾百個431,大概在2.48 -- 2.52之間,只有一個2.50的
作者: 188610329    時間: 2022-12-10 21:48
tl431標準是2.495,你電壓表不到千分位根本沒資格說431準不準,其次,你的電阻是1%的,用這個電阻分壓然后測量,說431不準,431表示這個鍋不背。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1 07:32
本帖最后由 海闊天空8 于 2022-12-24 14:44 編輯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2-12-10 21:48
tl431標準是2.495,你電壓表不到千分位根本沒資格說431準不準,其次,你的電阻是1%的,用這個電阻分壓然后 ...

431的“2.5V”和分壓電阻有關系嗎?一定范圍內沒什么關系吧?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1 07:52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2-12-10 21:48
tl431標準是2.495,你電壓表不到千分位根本沒資格說431準不準,其次,你的電阻是1%的,用這個電阻分壓然后 ...

2.495V是個平均值吧?具體到每一個2.495V的應該不多。指針表是反映不出這這么小的差別的,能不能說指針表指示在2.5V左右(范圍是多大?2.49-2.51V?)就可以了?

作者: coody_sz    時間: 2022-12-11 12:28
都不可信,找個基準電壓源測試下萬用表。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1 12:58
coody_sz 發(fā)表于 2022-12-11 12:28
都不可信,找個基準電壓源測試下萬用表。

我要有基準電壓還費這事嗎?就是想找個比較靠譜的“基準電壓”。認為431的參考端是2.5V也就差不多了吧?
作者: wwh2382    時間: 2022-12-11 14:09
先弄一個4位的萬用表也不算貴,然后測431,如果讀數(shù)不漂移,你就當它是準的,業(yè)余就這樣了
作者: 188610329    時間: 2022-12-11 14:44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1 07:52
2.495V是個平均值吧?具體到每一個2.495V的應該不多。指針表是反映不出這這么小的差別的,能不能說指針表 ...

要養(yǎng)成看手冊的習慣,2.495不是平均值,而是是標準值,即按這個為標準來制造的,因為嚴格的出廠檢驗,所以,個體差異其實不大,至少你的萬用表基本不可能測出個體差異。真要有差異更多的是來自于溫度,如下圖。

要測試基準電壓,一般需要如圖20這樣接,除了輸入的限流電阻,不接任何電阻。只要接了分壓電阻,對Vref 的測量是有影響的,雖然不大,但比起出廠的個體差異要大了。而通過分壓電阻調整輸出電壓,也不是說簡單的計算分壓值就可以了,你要得到相對精確的電壓值,是有復雜的算法的,詳細見手冊,這里就不貼了。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1 17:47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2-12-11 14:44
要養(yǎng)成看手冊的習慣,2.495不是平均值,而是是標準值,即按這個為標準來制造的,因為嚴格的出廠檢驗,所 ...

謝謝。Vref=2.483-2.507V。這個范圍還是不小的(都是合格品)。指針表的2.5V檔還是能反映出差別來的。當然,這是個最大范圍。我說的“平均值”的意思是說如果測的數(shù)量多了會發(fā)現(xiàn)電壓值會有個正態(tài)分布,接近2.495V的數(shù)量比較多。僅僅測1-2個這個電壓值就是隨機的了(在2.483-2.507V之間)把它視作“標準電壓”,對業(yè)余愛好者來說一般也就可以了。具體用的這個431精度如何那就要看運氣了。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2 07:56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2-12-11 14:44
要養(yǎng)成看手冊的習慣,2.495不是平均值,而是是標準值,即按這個為標準來制造的,因為嚴格的出廠檢驗,所 ...

按圖測試Vref和接兩個分壓電阻結果都是2.47-2.48V,(我的數(shù)字表的分辨力達不到要求)。。
作者: 老愚童63    時間: 2022-12-12 08:33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1 17:47
謝謝。Vref=2.483-2.507V。這個范圍還是不小的(都是合格品)。指針表的2.5V檔還是能反映出差別來的。當 ...

如果你運氣好正好選中2.483或者2.507的呢?所以概率這個東西還是不要對標準來配對的好。如果你可以接受概率,為什么計較這個誤差?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2 12:07
老愚童63 發(fā)表于 2022-12-12 08:33
如果你運氣好正好選中2.483或者2.507的呢?所以概率這個東西還是不要對標準來配對的好。如果你可以接受概 ...

我這數(shù)字表指示2.47-2.48V,是指示值偏低嗎?可以調整分壓電阻到2.49-2.50V嗎?(認為AD轉換器200mV是準確的)
作者: 老愚童63    時間: 2022-12-12 12:34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2 12:07
我這數(shù)字表指示2.47-2.48V,是指示值偏低嗎?可以調整分壓電阻到2.49-2.50V嗎?(認為AD轉換器200mV是準確 ...

可以,但最好不要。你的條件不必廠家好,除非你有參考標準電壓源。
作者: Hephaestus    時間: 2022-12-12 12:38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2 12:07
我這數(shù)字表指示2.47-2.48V,是指示值偏低嗎?可以調整分壓電阻到2.49-2.50V嗎?(認為AD轉換器200mV是準確 ...

不可以,TL431精度秒殺指針表,但是跟數(shù)字表相比,還是不夠格。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2 13:37
Hephaestus 發(fā)表于 2022-12-12 12:38
不可以,TL431精度秒殺指針表,但是跟數(shù)字表相比,還是不夠格。

431的電壓參數(shù)范圍是2.483-2.507V。數(shù)字表的分壓電阻也有不同精度等級。2.47-2.48V指示值的準確度?是不是更應該懷疑(我的)數(shù)字表的準確度?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2 13:38
老愚童63 發(fā)表于 2022-12-12 12:34
可以,但最好不要。你的條件不必廠家好,除非你有參考標準電壓源。

同意。
作者: wufa1986    時間: 2022-12-12 17:29
2.5V的1%是個不小的值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2 17:49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2 13:37
431的電壓參數(shù)范圍是2.483-2.507V。數(shù)字表的分壓電阻也有不同精度等級。2.47-2.48V指示值的準確度?是不 ...

把直流電壓分壓電阻的20V檔900k和90k之間串入一個610Ω電阻431的穩(wěn)壓值由原來的2.47V提高到2.49V,200V檔位顯示基本不變

IMG_20221212_163321.jpg (1.35 MB, 下載次數(shù): 124)

IMG_20221212_163321.jpg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2 18:07
Hephaestus 發(fā)表于 2022-12-12 12:38
不可以,TL431精度秒殺指針表,但是跟數(shù)字表相比,還是不夠格。

數(shù)字表具有了大大超過指針表的分辨力,不等于準確度大大高于指針表。分壓分流電路的準確度會直接影響數(shù)字表的準確度。劣質數(shù)字表的電阻精度是個問題。
作者: Hephaestus    時間: 2022-12-13 16:46
海闊天空8 發(fā)表于 2022-12-12 18:07
數(shù)字表具有了大大超過指針表的分辨力,不等于準確度大大高于指針表。分壓分流電路的準確度會直接影響數(shù)字 ...

數(shù)字表廠家給的參數(shù)你不信,自己編一套根本不存在的概念有意思嗎?
作者: 44597622    時間: 2022-12-13 19:16
數(shù)字表有出廠說明,沒檔位精度。指針表精度粗
作者: ldc2000    時間: 2022-12-13 19:43
我有FLUK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3 21:30
Hephaestus 發(fā)表于 2022-12-13 16:46
數(shù)字表廠家給的參數(shù)你不信,自己編一套根本不存在的概念有意思嗎?

廠家給的參數(shù)我沒有不信呀?每塊表的元件就拿電阻來說準確度也不盡相同,我也相信廠家提供的誤差是有根據(jù)的,(廠家裝配也不可能每一塊表都具體調整),我只是想提高一些準確度,減小一些誤差而已。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3 21:45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2-12-10 21:48
tl431標準是2.495,你電壓表不到千分位根本沒資格說431準不準,其次,你的電阻是1%的,用這個電阻分壓然后 ...

確實不能怨431.對數(shù)字表的貼片電阻精準度表示懷疑。并且很可能電阻的組合結果使誤差產生了疊加(而不是抵消)而造成顯示超差。
作者: 海闊天空8    時間: 2022-12-13 21:48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2-12-10 21:48
tl431標準是2.495,你電壓表不到千分位根本沒資格說431準不準,其次,你的電阻是1%的,用這個電阻分壓然后 ...

確實不能怨431.不能排除分壓電阻的組合后的同向誤差疊加現(xiàn)象(比如都是負差或正差)而不能使誤差抵消。




歡迎光臨 (http://www.torrancerestoratio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