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三極管驅(qū)動繼電器 [打印本頁]

作者: geige    時間: 2015-7-26 00:31
標題: 三極管驅(qū)動繼電器
繼電器線圈需要流過較大的電流(約50mA)才能使繼電器吸合,一般的集成電路不能提供這樣大的電流,因此必須進行擴流,即驅(qū)動。

    圖1.21所示為用NPN型三極管驅(qū)動繼電器的電路圖,圖中陰影部分為繼電器電路,繼電器線圈作為集電極負載而接到集電極和正電源之間。當輸入為0V時,三極管截止,繼電器線圈無電流流過,則繼電器釋放(OFF);相反,當輸入為+VCC時,三極管飽和,繼電器線圈有相當?shù)碾娏髁鬟^,則繼電器吸合(ON)。


圖1.21 用NPN三極管驅(qū)動繼電器電路圖


續(xù)流二極管的作用當輸入電壓由變+VCC為0V時,三極管由飽和變?yōu)榻刂,這樣繼電器電感線圈中的電流突然失去了流通通路,若無續(xù)流二極管D將在線圈兩端產(chǎn)生較大的反向電動勢,極性為下正上負,電壓值可達一百多伏,這個電壓加上電源電壓作用在三極管的集電極上足以損壞三極管。故續(xù)流二極管D的作用是將這個反向電動勢通過圖中箭頭所指方向放電,使三極管集電極對地的電壓最高不超過+VCC+0.7V。


  圖1.21中電阻R1和R2的取值必須使當輸入為+VCC時的三極管可靠地飽和,即有βIb>Ies

在圖1.21中假設Vcc = 5V,Ies=50mA,β=100,則有Ib>0.5mA

而Ib=(Vcc-Vbe)/R1-Vbe/R2

若取R2=4.7K,則R1<6.63K,為了使三極管有一定的飽和深度和兼顧三極管電流放大倍數(shù)的離散性,一般取R1=3.6K左右即可。

若取R1=3.6K,當集成電路控制端為+VCC時,應能至少提供1.2mA的驅(qū)動電流(流過R1的電流)給本驅(qū)動電路,而許多集成電路(例如標準8051單片機)輸出的高電平不能達到這個要求,但它的低電平驅(qū)動能力則比較強(例如標準8051單片機I/O口輸出低電平能提供20mA的驅(qū)動電流(這里說的是漏電流)),則應該用如圖1.22所示的電路來驅(qū)動繼電器。


   圖1.22用PNP三極管驅(qū)動繼電器電路圖

R2起到上拉作用


與圖1.21比較NPN三極管變?yōu)镻NP三極管,電流方向、電壓極性和繼電器邏輯都應有所變化。當輸入為0V時,三極管飽和,從而使繼電器線圈有相當?shù)碾娏髁鬟^,繼電器吸合;相反,當輸入為+VCC時,三極管截止,繼電器釋放。



作者: 譚林加油    時間: 2015-8-16 15:09
還真的不錯
作者: douhao    時間: 2015-10-9 21:45
謝謝樓主收藏了
作者: TTTTTZZ    時間: 2018-12-18 09:37
電路有感性負載的輸出時續(xù)流二極管很重要 而且注意方向千萬不能反
作者: taline    時間: 2018-12-24 10:10

謝謝樓主收藏了
作者: 李楚華    時間: 2019-3-1 16:20
謝謝分享

作者: kevind    時間: 2019-8-17 00:06
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tieq1952    時間: 2019-8-18 07:00
謝謝分享!!!
作者: wcs1668    時間: 2019-8-20 09:07
有道理
作者: cs1128    時間: 2019-10-31 11:38
事例說明是對的
作者: jiyabing    時間: 2019-11-24 16:17

感謝樓主分享!




歡迎光臨 (http://www.torrancerestoratio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