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是低速信號,隨便吧仿真能通過,硬件一定事可以的,隨便畫 |
新的 STC 有些有個流水燈的程序,隨便寫個啥換下 |
年輕人,還是要靜下心來磨合鍛煉哦.不要一個尺寸走線,要根據(jù)電流增大線寬,然后適當輔銅和覆銅,看上面的layout圖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千萬不要讓人家一看走線就問,你是大學生嗎? 去年一位博導拿他的PCBA找芯片售后說芯片有問題,一看就是這種一個寬度走線到底的,不管電源還是地線全部0.3mm寬度,我們勸他改改線路他還發(fā)火,說他堂堂博導難道不懂layout嗎,最后不了了之問題也沒有解決掉. 如果這類大電流PCBA方案,走線沒處理好直上電冒煙都可能. ![]() |
我感覺還可以,不是很差 |
難不成是因為把5819二極管換成了5822 |
本帖最后由 111333111 于 2023-3-3 21:38 編輯 我用的無源蜂鳴器,照理說沒振蕩怎么會響呢??? |
![]() 現(xiàn)在瘋狂排查這個問題 ![]() |
我都沒有細看就發(fā)現(xiàn)幾處問題, 1.不能直角走線。 2.電源線應該適當加粗。 3.晶振下面不要走線 |
用是可以使用,好像有點像自動布線一樣。有一定優(yōu)化的空間。 |
wufa1986 發(fā)表于 2023-2-21 15:55 新手都喜歡自動布線。 |
還有一個明顯錯誤: 避免直角走線 、銳角走線,因為直角、銳角走線會使得傳輸線的線寬產(chǎn)生變化,造成其阻抗的不連續(xù)。如果進行直角走線其拐角可以等效為傳輸線上的容性負載,減緩上升時間,在高速、高頻中就變得尤為明顯,而且其造成的阻抗不連續(xù),還會增加信號的反射;其直角尖端還為產(chǎn)生EMI; |
111333111 發(fā)表于 2023-2-27 15:19 重新布過線吧,看著變扭 |
把一些錯誤的封裝更換以后重新布線,還補上了寬度規(guī)則,我覺得這一定就是最終稿了吧!![]() |
1.png (152.41 KB, 下載次數(shù): 96)
看你layout的圖有點線太細了吧,規(guī)則檢查過了么? |
9012和9013兩個是不同極性的三極管吧,不能替換使用吧? |
簡單的線路。最好不要用自動布線功能。自己 練練手。畫美觀點。自己 也看得舒服。需要時間積累。加油 |
根據(jù)你原理圖電流走向布板,同一模塊盡量在一塊,較大功率線盡量加寬,多處VCC等可以鋪銅,最好在四角開孔給架起來。 |
這個板子有兩個致命的問題,一是晶振和配套電容離單片機太遠,很容易引入干擾造成系統(tǒng)不穩(wěn)定,二是接地線必須增大面積減小電阻,單片機的接地腳離電源的地直越近越好,電阻越小越好。 給你一個晶振與單片機連接的示例圖 ![]() |
2023-02-22_18-02-35.jpg (94.09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供電線路太小了,為什么新手都不喜歡用粗的銅皮呢 |
IIC 模塊 OLED屏腳位一般是 1. GND 2. VCC 3. SCL 4. SDA |
謝謝大佬 |
其實一開始是想少用模塊,后面拖了一段時間,沒時間讓我改復雜了![]() |
原理圖中,VT3,VT4應該用9013,不要搞錯了。再者各個模塊供電應該統(tǒng)一到VCC上。 PCB中,首先注意布局,按功能相近的件放在一起,考慮走線最短。如VD1,VD2應該靠近繼電器的線圈放置。電源線,地線,動力輸出線,應盡量價款。 |
原理圖沒錯的話,pcb隨便布,沒有問題的 |
我也是新手,但是我覺得你再用點心,會更好! |
大神們有錯請求指出,萬分感謝 |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