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帖子
查看: 743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家用恒溫暖箱模電設計(自動調節(jié)溫度)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328014 發(fā)表于 2018-5-30 0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
本課題的目的設計一小型的溫度自動調節(jié)設備,即家用恒溫暖箱。依據反饋控制的原理,通過間接測量的方法進行溫度測量,并由邏輯電路對溫度比較后進行溫度控制從而實現(xiàn)控溫。實現(xiàn)了溫度設定后的自動溫度控制。具有簡易、價格低、實用的特點。其可廣泛應用于實驗室、工業(yè)的產品儲藏、產品測試等。
關鍵詞:集成運算放大器;溫度控制;可控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恒溫暖箱系統(tǒng)構成
第二章 系統(tǒng)的設計
2-1溫度測量系統(tǒng)
2-1.1測溫探頭
2-1.2溫度信號的處理
2-2分析比較系統(tǒng)
2-2.1外部預期溫度輸入電路
2-2.2比較分析電路
2-3溫控系統(tǒng)
第三章 系統(tǒng)的調試
3-1溫度測量系統(tǒng)的調試
3-1.1測溫探頭的調試
3-1.2信號放大電路的調試
3-2比較分析電路的調試
3-3溫控電路的調試
第四章 總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前言
通過電子器件的調節(jié)維持環(huán)境溫度的穩(wěn)定可稱為恒溫設備。隨著時代迅速發(fā)展,在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對恒溫的需求。它有著廣泛的用途,可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生物科技等�?蒲兄杏糜趦Υ婢N,細胞培養(yǎng),精密實驗。制藥中可用于對藥品進行對人體細胞的損害檢測。醫(yī)療時可用于臨床檢驗。同時在農業(yè)生產中作為作物育種,發(fā)酵,育雛及各種菌種的培養(yǎng)。工廠生產中用于對各種產品的老化測試及高精產品的生產。這些都離不開恒溫設備對其的支持。所以從家庭生活到科技研發(fā),從工業(yè)生產到物流運輸,隨處都可見到恒溫設備。例如恒溫箱在醫(yī)藥行業(yè)中作用較直觀,多數藥品的運輸、儲存過程離不開恒溫設備,因為大多數的藥品對溫度有著較為嚴格的保存條件。
面對著市場對恒溫設備與日俱增的需求,一個問題日益凸顯。顯然市場上的各種恒溫設備價格雖層次不齊,可普遍價格較高。雖然對于某些高價值的產品,這并非太大的花銷。然而對于低價值,對溫度要求不高的產品而言,迫切的需要一種價格低廉,構造簡單的恒溫設備。
恒溫暖箱可利用反饋控制系統(tǒng)對其進行控制,使得其能自主的控制溫度,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反饋控制系統(tǒng)可通過比較系統(tǒng)行為(實時溫度)與期望行為(期望溫度)的偏差對系統(tǒng)行為進行調節(jié),使之趨于期望。
本文針對恒溫暖箱整個系統(tǒng),融合反饋控制的概念。從而使恒溫暖箱具有自動控制,構造簡單廉價的優(yōu)點。

第一章 恒溫暖箱系統(tǒng)構成
恒溫暖箱由于需要根據自身溫度調節(jié)其溫度,故系統(tǒng)應有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測溫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溫控系統(tǒng)組成。
其中測溫系統(tǒng)用于測量溫度并將其測量的結果信號送給分析比較系統(tǒng),分析比較系統(tǒng)比較外部輸入的期望溫度和實際溫度后決定是否加熱,亦或者降溫從而使溫度趨近期望。溫控系統(tǒng)可實際控制溫度升高與降低,受到分析比較系統(tǒng)的控制。
恒溫暖箱具體系統(tǒng)原理框圖如圖1-1。環(huán)境溫度被溫度測量系統(tǒng)感知后,將溫度信號t傳遞給比較分析系統(tǒng)。比較分析系統(tǒng)從外部獲知了期望溫度T,又從溫度測量系統(tǒng)處獲得了實際溫度,比較T與t后,控制溫控系統(tǒng),決定加熱與降溫。溫控系統(tǒng)由加熱與降溫兩部分組成。
當t小于T時,系統(tǒng)控制溫控電路加熱,從而改變實際溫度,溫度升高。當t大于T時系統(tǒng)控制溫控電路降溫,使實際溫度下降。當t等于T時,由于恒溫箱的本身存在散熱,所以溫度應一直處于動態(tài)穩(wěn)定中而非等于T,但近似T。
第二章 系統(tǒng)的設計2-1溫度測量系統(tǒng)
溫度測量電路在恒溫暖箱系統(tǒng)設計中極其重要,其主要作用用于將溫度轉化為被分析比較系統(tǒng)可識別的信號。它直接影響著溫度控制的精度。同時其要能實用可靠的反饋信號,同時要廉價。
2-1.1測溫探頭
本次設計采用高速二極管1N4148作為傳感器,其不易損壞,同時廉價多見。
二極管4148是一種由硅摻雜其他物質組成的pn結。利用pn結的溫度特性,可通過二極管4148將溫度信號物理性質變?yōu)殡妷盒盘枖底至俊?/div>
圖 2-1
圖2-1是二極管4148在導通時電流為10mA的電壓溫度特性曲線,其中x軸為溫度,y軸為二極管兩端導通電壓。其為一條極其近似直線y=0.00125x+0.7725的曲線。利用高速二極管1N4148在不同溫度下導通壓降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特性,將其作為測溫傳感器對暖箱內溫度進行測量。通過對高速二極管1N4148兩端電壓壓降變化測量間接對溫度進行測量,同時應當使用雙絞線作為其數據傳輸線,避免因電磁場干擾使得測量的信號夾雜可掩蓋信號本體的噪聲。
由于采用+12V電源供電,電路圖2-2, D3是系統(tǒng)工作指示燈,R4為設定的對比電壓(作用在2-2.2)其中Us為兩個二極管兩端電壓。經過計算,通過兩個1N4148二極管的電流i:
i=(12V-Us )V/R2                 (式2-1)
由圖可知i應近似圖中10mA的特性曲線。由式1.01和1N4148電壓與結溫圖知,當10mA<i<12mA且二極管1N4148導通壓降呈似線性變化。

2-1.2溫度信號的處理
由于二極管傳遞的電壓信號較小,為mv級別的小信號,在系統(tǒng)中容易被其他信號掩蓋。所以需要有電路對其進行不失真放大處理。
隔離緩沖電路該電路用于對信號與系統(tǒng)其他部分隔離,防止其受到干擾亦或者干擾其他部分系統(tǒng)。如果沒有加入緩沖級電路,上一級探測部分電壓傳遞給放大電路部分時由于前級電路電阻較小,放大部分的電阻R7、R8和二極管1N4148產生分壓效果。且在前級電路電壓變化由于所需測量信號為小信號,將由于放大電路的分壓干擾從而無法準確進行測量。產生較大誤差使系統(tǒng)無法正常工作。緩沖隔離電路由U1A,U1C集成運放組成,即利用集成運放芯片LM324N構成電壓跟隨電路。LM324為低功率單電源四路運算放大器,輸入電壓最小3V最大32V。
如圖2-4所示為電壓跟隨電路,實質為同相比例運算電路的一個特例。電路將輸出電壓全部引回到集成運放的反相輸入端,使比例系數等于1。具體分析如下:11腳和4腳為供電引腳,令2腳輸入電壓為Un,Up為3腳輸入電壓。由于集成運放的凈輸入電壓和凈輸入電流均為0,Uo=Un,Un=Up。所以
Up=Uo           (式2-2)
輸入電壓可通過該電壓跟隨電路將電壓信號傳遞給下一級電路,使得其輸出只受輸入的影響。
信號放大電路: 由于電壓變化是mV級別,但傳遞過來的信號在1.4V~1.6V間。而對小信號放大的倍數必定是一個數量級或更多的,如果不對信號進行處理,很明顯是受電源電壓限制無法放大的,而放大的準確程度恰恰決定了其精度。所以需要對信號進行加工,將變化的信號“裁剪”出來。可利用差分放大電路對其進行運算,從而得到一個實際變化的小信號。
差分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由U1B、R6、R5、R7、R8組成,使用LM324N集成運放,如。通過調節(jié)R4使之電壓較二極管兩端電壓大十幾毫伏,使用上述原件構成放大比例為1的加減運算電路,令同相輸入信號(R4兩端電壓信號)為U1,反相輸入信號(1N4148兩端電壓信號)為U2,輸出端信號為U0。通常集成運放兩個輸入端外接電阻應對稱,即R5∥R6=R7∥R8。
令U2電壓為0V,U1單獨作用。成為反相比例運算電路,輸出電壓:
Uo1=-(R6/R5)*U1                    (式2-3)
令U1電壓為0V, U2單獨作用。成為同相比例運算電路,輸出電壓:
                  Uo2=(1+R6/R5)*[R8/(R8+R7)]* U2    (式2-4)
令R6=R5=R7=R8,所以
                        Uo= Uo1+ Uo2                    (式2-5)                        
                          Uo= U2- U1                     (式2-6)                                    
使其電阻都為100KΩ,令其幾乎接近斷路。減小電路功耗。
信號放大電路:
由于需要對小信號進行放大,由于測溫電路每升高1℃其變化約為2.7mV。設計的溫度變化區(qū)間為30℃~60℃。則壓降變化為82mV上下浮動。由于供電電壓為+12V,故而可選取對其放大100倍�?墒褂猛啾壤\算放大電路進行放大。
圖2-6是放大電路。設輸入信號為同相輸入Up。集成運放的凈輸入電壓和凈輸入電流均為0,所以
    Un=Up=Uo   (式2-7)
計算可得
Uo=(1+R9/R10)*Up
(式2-8)
令R9=100KΩ,R10=1KΩ。則放大倍數為101倍。

2-2分析比較系統(tǒng)
比較系統(tǒng)包括了外部輸入及分析比較部分。
2-2.1外部預期溫度輸入電路
該部分電路由電位器R12和電阻R11、運算放大器組成。R11作為一個限流保護電阻存在,防止旋轉R12過程中調節(jié)電阻過小,導致電源短路燒毀。所以設置R11=1KΩ。
同時R11也作為一個分壓電阻存在用于配合R12在用戶通過對R12的調節(jié)改變運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的電壓數值(即用戶設定溫度)。因傳遞的Uo為代表溫度信號的電壓信號。所以可通過對同相端電壓的設置,調節(jié)電壓從而控制溫度,其范圍計算如下:
令同相端電壓為U1,因供電電源為+12V直流電源,通過計算其電壓U1改變范圍為:
        U1=12V/(R11+R12)              (式2-9)
R12為100KΩ電位器,可在0Ω至100KΩ中調節(jié),則U1范圍是11.881V至0V。
2-2.2比較分析電路
通過對輸入與輸出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個關系,如下表2-1所示,t為實際溫度,T為預期溫度。
表2-1
t是否大于T
溫控電路是否升溫
溫控電路是否降溫
分析后可用一比較器作為其分析控制電路如電路圖2-7所示。
當輸入電壓變大,即反相端輸入電壓增大,代表環(huán)境溫度t升高。同相端輸入電壓代表用戶設定溫度T。當反相電壓高于同相電壓時,輸出低電平,降溫電路工作。反之,輸出高電平,加熱電路開始工作。
2-3溫控系統(tǒng)
溫控電路的設計
溫控電路利用輸出周期波給可控硅開關,通過控制其占空比,改變每秒的導通次數進而控制加熱時間,進而產生兩種工作狀態(tài)。圖2-8是電路圖。


溫控電路:由溫度設置電路傳過來的控制信號Vo控制溫控電路。溫控電路分為兩塊,分別為加熱與降溫電路。在Vo為高電平時,加熱電路工作,在Vo為低電平時為降溫工作。
其實質為方波發(fā)生電路,如圖2-9。D4為穩(wěn)壓二極管,穩(wěn)壓12V。當電路開始工作時,
Un=(Uo*R18) /(R18+R15)       (式2-10)
設其為門限電壓UT=Un。
設某一時刻輸出電壓Uo=12V,則同相端電壓Un=UT。電容C1通過R13正向充電使得Up增大,當Up大于Un時。Uo由+12V躍變?yōu)?12V時:
Un=(-Uo*R18)/(R18+R15)       (式2-11)
則電容通過R13放電。至Up小于Un時,Uo躍變?yōu)?12V。具體分析如下:
電容兩端的電壓
Uc=Us+(U0-Us)*e^[-t/(R13*C1)]     (式2-12)   
其中Us為電容在t=∞時穩(wěn)定值,U0為其初始電壓值。
令Us=+Uo=12V,U0=-Uo=-12V。在其達到UT時
Uc=UT=Uo+(UT-Uo)*e^[-(T/2)/(R13*C1)]
(式2-13)
可得其周期
T=2*R13*C1*ln(1+2*R18/R15)        (式2-14)
溫控電路的不同的工作模式
該設計電路中,放電通路由R13與C1組成。放電電路由輸入信號Vo控制兩條通路,該通路為電容C1的充電通路。 通過改變充電通路,實現(xiàn)對其周期的控制。
充電時間:
T1=R13*C1*ln(1+2*R18/R15)         (式2-15)
放電時間:
T2=R16*C1*ln(1+2*R18/R15)        (式2-16)
T3=R17*C1*ln(1+2*R18/R15)        (式2-17)
設置R13=10KΩ,R16=5KΩ,R17=100KΩ,電容C1=1μF。R18=100KΩ,R15=1KΩ。
則理論計算        
T1≈198μS
T2≈99μS
T3≈1980μS
加熱電路占空比δ1=T1/(T2+T1)*100%=66.7%,一個周期為397μS。
降溫溫電路占空比δ2=T1/(T3+T1)*100%=9.09%,一個周期為2178μS。
改變放電通路從而調節(jié)了占空比,具體調節(jié)如下。
當Vo輸入高電平時,三極管Q2、MOS管Q2導通,三極管Q1、MOS管Q1截止。則R16所在放電回路導通,R16接入電路。R17所在回路三極管截止,回路斷路。電路占空比為δ1,電路開始加熱。
當Vo輸入低電平時,三極管Q1、MOS管Q1導通,三極管Q2、MOS管Q2截止。則R16所在放電回路導通,R17接入電路。R16所在回路三極管截止,回路斷路。電路占空比為δ2,電路開始恒溫加熱。恒溫加熱具體占空比視恒溫箱具體散熱決定,可通過調節(jié)R17阻值調節(jié)占空比。
實際中,由于二極管與三極管存在導通壓降。所以
Uc=Us’+(U0-Us’)*e^[-t/(R13*C1)]     (式2-17)
其中Us代表的為電容在t=∞時穩(wěn)定值需要減去二極管的導通壓降。即Us’=Us-∆U,∆U為二極管與三極管導通壓降之和。

第三章 系統(tǒng)的調試3-1溫度測量系統(tǒng)的調試3-1.1測溫探頭的調試
室溫30℃下測得壓降為0.695mV,串聯(lián)后升溫至37℃約變化19mV,電壓為1.460V。約1.35mV變化每攝氏度。同時與之串聯(lián)電阻R2作為對其過流保護電阻。R1與D3作為它的工作顯示燈。R3同樣作為過流保護電阻同時,與經過調節(jié)的電位器R4組成作為在22℃時測溫探頭的等電壓電路,電壓為1.535V。用于進行差值比較。
3-1.2信號放大電路的調試
緩沖級電路 輸入等于輸出,由于儀器精度,在0.1mV時,電壓仍然相等�?山颇J為相等,無變化。
差分放大電路  實際使用萬用表粗略測量R5=99.5KΩ,R6=100.5KΩ,R7=99.5KΩ,R8=100.4KΩ,U2=1.535V,U1=1.460V,Uo=78.1mV。(見圖2-5)則結合理論分析
Uo≈1.009 U2-1.010 U1                (式3-1)              
由式2-6可算得設計時理想理論值為Uo=75mV,
由式3-1可算得實際理論值為Uo=73.976mV。對比后很容易發(fā)現(xiàn)實際與理論分析不同,其中收的了多方面的影響。
1:集成運放實際并不是阻值無窮大的理想運放,對理論中的電壓分布有一定的影響。它使得其運放兩端等效電阻不完全等效于理論計算值。
2:電阻、電壓測量由于測量工具的精度,無法做到準確測量。
3:供電電源存在的微弱電壓波動。
4:集成運放芯片LM324N本身存在的精度及工藝水平限制導致的誤差。
5:集成運放實際中放大區(qū)域電壓變化并非是線性的,而是存在大部分區(qū)域近似線性變化的曲線。
放大電路理論值R9=100KΩ,R10=1KΩ。則Uo=7.881V,實際粗略測量得R9=100.7KΩ,R10=982Ω。由式2-8則實際理論分析中Uo=8.0869V。但實測Uo=8.06V,Up=78.1mV,與實際理論分析中Uo=8.0869V近似吻合實際測量值,具體誤差產生原因有以下幾點:
芯片內部電阻較小,受外部電路影響較大
儀器萬用表測量的精確誤差
芯片的位于放大區(qū)線性度不是很好,使得放大有誤差

3-2比較分析電路的調試
比較分析電路主要一個比較器構成,反相端輸入信號為轉換過的實際溫度信號(具體表現(xiàn)為電壓信號)。
當溫度升高時,反相端輸入電壓升高。當反相輸入電壓高于或者等于設定的同相輸入電壓時,即溫度升高至設定溫度時,集成運放輸出電壓為低電位,溫控電路進入降溫狀態(tài)。反之,集成運放輸出電壓為高電位,溫控電路進入加熱狀態(tài)。
實際測量時發(fā)現(xiàn)反相輸入端當比同相輸入端高出7mV時,輸出電平才翻轉,其原因為LM324N芯片的集成運放最小的比較的差值分辨為7mV。
同時設當測溫電路兩端變化1℃時,壓降變化為2.7mV,由3.2中測量值與實際值的關系,其在差分電路放大倍數為78.1/73.976。在放大電路放大倍數8.06/0.0781。則總放大倍數為108.955。
由于緩沖電路的輸出只能確認小數點后一位仍然相等,則由比較電路的分辨最小的誤差可得其最小分辨溫度為
        T=(7mV+0.1mV*108.955)/(2.7mV*108.955)≈0.0608℃
3-3溫控電路的調試
經過調試仿真后,加熱電路波形如圖3-1,占空比δ1=64.93%
降溫電路波形如圖3-2,占空比δ2=9.17%,大致與理論值相符。其中二極管分壓使得電容充放電并未完全,使得其存在誤差。且其充放電時受到其他原件的干擾。


第四章 總結
本次電子設計實驗中,完成了任務設計書的要求。設計成功完成實物的調試。
但設計中許多地方仍有不足,如針對小信號的特點專門設計了不同的防干擾措施,盡力避免了較多的干擾源,但是由于元件選擇不恰當,仍然產生了較大的誤差。同時也發(fā)現(xiàn)較多的實踐與理論不符之處。并且設計時由于選擇元件失誤,使用了集成運放OP系列。因其并非傳統(tǒng)的集成運放,使得無法實現(xiàn)普通集成運放的各種功能。使得在設計課程初期檢查不出系統(tǒng)無法正常工作的故障,經過多次的仔細排查,發(fā)現(xiàn)并解決了該問題,使用了LM324 芯片取代了它。
隨后查閱了其他資料,最終將電路調試成功,完成了任務。本次課程實驗加深了我對元器件的認識,鍛煉了動手能力。

附錄


全部設計資料51hei下載地址:
http://www.torrancerestoration.com/bbs/dpj-120713-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ID:661726 發(fā)表于 2019-12-11 17:05 | 只看該作者
我估計歡迎你提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