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57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NE555+LM324運放紅外線距離檢測儀電路設計(附熱轉印PCB文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443541 發(fā)表于 2019-6-9 11:0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fā)射器部分555定時器NE555D為核心,Altium Designer畫的原理圖和PCB圖如下:(51hei附件中可下載工程文件)


  •       實驗題目:

紅外距離檢測儀

  •       實驗目的:

紅外測距儀作為一種精密的測量工具,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測距儀可以分為超聲波測距儀,紅外線測距儀,激光測距儀。目前所說的紅外線測距儀指的就是激光紅外線測距儀,也就是激光測距儀。紅外測距儀----用調制的紅外光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

本項目使用了紅外線發(fā)射管和接受管,通過紅外線從發(fā)射管發(fā)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來被接收管接受到,再根據紅外線從發(fā)出到被接受到的時間及紅外線的傳播速度就可以簡單算出距離。

  •       實驗原理:

1.工作原理

紅外距離檢測儀利用的是紅外線傳播時的不擴散原理。因為紅外線在穿越其它物質時折射率很小,所以會考慮紅外線,而紅外線的傳播是需要時間的,當紅外線從測距儀發(fā)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來被測距儀接受到,再根據紅外線從發(fā)出到被接受到的時間及紅外線的傳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離

2.電路設計

發(fā)射器部分由作為振蕩器工作的555定時器NE555D為核心。NE555D的輸出經過限流電阻R1送到紅外線發(fā)射端(IR1)TX。發(fā)射器的振蕩頻率為10kHz,占空比為50%,以滿足模塊的要求。

接收器部分為紅外線接收端(IR1)RX。根據收到的紅外信號,經過運算放大器放大后讓二極管觸發(fā)導通,并在接收紅外信號的周期內維持導通。最后再次通過各個運算放大器放大點亮LED1、LED2、LED3。

檢測器的距離取決于限流電阻VR1,檢測器的靈敏度取決于限流電阻VR2。方便起見,取VR1為25KΩ,取VR2為10KΩ。從而確定檢測器的距離約為0.03m—1m,并確保靈敏度在±0.01m內。

3.原理圖設計



圖1紅外距離檢測儀原理圖(1)

圖2紅外距離檢測儀原理圖

2圖3紅外距離檢測儀原理圖(3


4.PCB設計

圖4紅外距離檢測儀PCB圖


  •       實驗內容:

紅外距離檢測電路選用NE555D時基集成電路;采用LM324帶有真差動輸入的四運算放大器,該四路放大器可以工作于低至3.0 V的電源電壓,共模輸入范圍包括負電源, 3dB帶寬增益乘積為1.2MHz; LED 選用φ5mm 紅色發(fā)光二極管。R1—R17均選用 RTX—1/4w 型碳膜電阻器;VR1和VR2分別為503型和203型微調可變電阻器;D1、D2均為1N4148二極管;C1、C2 選用陶瓷電容器;C3—C7選用電解電容器;并附有立式排線座。

該紅外距離檢測儀供電DC5—9V,一般情況下推薦5V電壓供電。

詳細元件規(guī)格見下表:


5紅外距離檢測儀詳細元件規(guī)格
五、實驗總結:

由于本項目采用電源電壓范圍很寬的單電源,且需要帶有真差動輸入的共四個運算放大器,所以使用LM324系列運算放大器恰到好處。而在555時基電路選擇上由于NE555系列的操作電源范圍極大,可與TTL,CMOS等邏輯電路配合,且計時精確度高、溫度穩(wěn)定度佳,且價格便宜,所以采用NE555D元件。

通過本次試驗,對紅外發(fā)射器的原理有所了解,實驗的難度比收音機大的多得多,遇到的困難也很多,比如自己制作板子的時候,由于打孔和熱轉印的孔不容易對上,所以板子很容易錯位,引腳之間特別容易連在一起,此處是我覺著最難的地方。




全部資料51hei下載地址(PCB工程文件+Word格式設計文檔):
距離檢測儀PCB設計.zip (2.2 MB, 下載次數: 85)

評分

參與人數 1黑幣 +50 收起 理由
admin + 50 共享資料的黑幣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3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ID:1053873 發(fā)表于 2022-11-25 11:10 | 只看該作者
點亮LED1、LED2、LED3的原理是怎么運作的?距離遠近點亮不同LED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