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37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51還是有必要學習的,觸類旁通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70481 發(fā)表于 2014-12-17 0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學習角度來講,衡量是否學會一個MCU的標準應該是你寫的程序你應該知道他是怎么執(zhí)行的,應該具體到某一個指令所涉及到的寄存器,看到一個指令之后腦子里應 該是一串01運算才行,而不是可以簡單的應用了。雖然現在很多公司推出的新產品都給出了固件庫,可以使工程師更快的進行編程使用。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使更 多的硬件工程師變成純軟件工程師而已。你會對一個芯片編程,但你并不了解他。也許有人說,反正我能用了就行了,干嘛非要了解它呢。其實這樣想就錯了,要想 真正的用好一個芯片。不了解他是不行的,甚至不深入全面的了解都是不行的,一些硬件上的簡單改動有可能使系統的性能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因此要想設計一個比較 好的產品,必須對芯片本身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在這方面,51單片機由于內核簡單,很容易上手并容易深入了解。學習起來比較簡單。熟練掌握了51,再學習其 他的芯片,如ARM也是很簡單的,因為所有的微控制器的功能結構框架都是一樣的,了解了一種之后再學習另一種很簡單。相比復雜的ARM結構,51結構就顯 的很簡單了,甚至可以認為,ARM是在51的結構上增加的許多功能模塊構成的,雖然二者的結構并不真的相同。

  前幾天在論壇里 看到有人呼吁,別學51了,改學ARM吧。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屬于二者都沒有學好的人,二者的區(qū)別和聯系肯定不清楚才這樣喊的,同時有過51和ARM學習 經驗的人應該知道,學精了51再學ARM所用的時間只不過是看一遍芯片手冊的時間(有些夸張),而直接以ARM作為MCU入門的話則要費很大的勁。對于一 個從來沒有接觸過單片機的人來說,面對復雜的ARM手冊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梢赃@樣比喻一下,學ARM是一口氣登上一座高山,而學51相當于到了半山 腰。在半山腰上的風景雖不及山頂,卻仍可有所作為。而再從半山腰的高度上山,難度自然減小了。至于有人抱怨說找工作的時候沒人要只會51的,我覺得應該這 樣看這個問題,學51和學ARM并不存在沖突,了解了51只后當然可以再學AR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ID:69240 發(fā)表于 2014-12-17 10:3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分析得很好,深表贊同,觸類旁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ID:69240 發(fā)表于 2014-12-17 10:3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分析得很好,深表贊同,觸類旁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