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相信,學透了三極管,在做電路設計的時候,真的會得心應手。
很多人已經(jīng)從中受益,想不明白的事情,做出來就明白了。
上次張飛老師給大家講了一節(jié)三極管的基礎課,今天再來一節(jié)。
N管在電路中的開關應用
圖1 N管
我們先講解下N管。如圖1所示,如果三極管工作在飽和區(qū)(完全導通),Rce≈0,Vce≈0.3V,且這個0.3V我們就認為它直接接地了,那么就需要讓Ib大于等于1mA,若Ib=1mA,Ic=100mA,它的放大倍數(shù)β=100,三極管完全導通。所以,我們說Ib是一個弱電流弱信號,Ic是個強電流強信號。
我們之所以要使用三極管作為開關管用,這是為解決一些器件、傳感器通過的電流值很小,一般不將它們直接作為公立器件串在負載中的,而只是作為一個開關量信號來控制負載的打開和關斷。
比如,溫控開關,這個在《熱水循環(huán)泵》項目中有介紹過,它一般通上小于5mA的電流,所以不適合接到電路中直接控制電路中的負載。將這類器件接在N管的B極上,N管就能夠作為一個開關管使用。
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圖2 溫度開關控制馬達電路:

圖2 溫度開關控制馬達電路
圖2是溫度開關控制馬達轉和停的電路圖,溫度開關相當于一個按鍵開關。溫度開關它是一個弱信號的,它可以串在B極上,它不能串在Ic上。在B極串個開關,N管就能夠做個開關管使用。圖2 中的馬達是一個直流有刷馬達,只要正極接通12V,負極接地,馬達就開始轉。
電路的分析中三要素
在上一節(jié)我們講過,電路的分析關鍵要抓住三要素:源、地、回路!
在這個電路也是一樣,從圖2中可以看出一共有4個回路。首先,當溫度開關導通,回路I流過的電流的為:

三極管CE完全導通,Vce≈0.3V,這時候,馬達兩端的電壓壓降接近12V,它就能夠轉動的,因為三極管be的導通后阻抗遠遠小于2K電阻R2,所以電流大部分流過三極管;當溫度開關斷開,那么這個時候,Ib上就沒有電流,Ic上也沒有電流,回路II不導通,12V的電壓就不能夠經(jīng)過這上面流過。這是因為三極管是流控流型的,只有Ib上有電流,Ic在有壓降上才會有電流。
由于溫度開關在關斷的瞬間,三級管Ib、Ic上的電流并不能夠一下子降到零,而是慢慢降到零,這是制造工藝必然存在的,在這段時間,三極管是工作在放大區(qū),是最容易受到干擾。
因此需要接個下拉電阻R2,這個電阻一是給三極管提供了個放電回路,二是為點A提供一個能量分散的通路。
我們現(xiàn)在來具體分析為什么這里需要接個下拉電阻。
首先如圖3 所示三極管實際工藝制造模型,三極管BE、BC、CE之間分別有電容C1、C2、C3。這三個電容的存在一方面是我們不需要的,另一方面,又是工藝中無法避免克服的,是制造工藝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現(xiàn)象。
我們把這種電容一般稱之為雜散電容,或者說是寄生電容。由于有電容的存在,三極管勢必有延時。當Ib上沒有電流時,三極管上電容C1開始放電,形成回路I,這個時候B點的電壓從0.7V降到0V,工作在放大區(qū),最容易受到干擾,現(xiàn)在在C1兩端加個電阻R2,電容上的電一部分就會從電阻R2上釋放掉,并且電阻阻值越小,電容放電越快。因此,電阻R2給電容提供了一個通路釋放電荷,大大減短了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qū)的時間。

圖3 三極管實際工藝制造模型
然后我們再來分析,為什么說電阻R2為點A提供了一個能量分散通路。
如圖2所示,溫度開關斷開時,此時點A是懸空的,A點電壓不確定,為高阻態(tài)(阻抗無窮大),容易出現(xiàn)誤導通的現(xiàn)象,而且也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干擾,比如靜電、雷擊等使器件永久損壞。
當使用環(huán)境出現(xiàn)雷擊,高壓靜電等情況,在點A下拉一個電阻接到地,大部分電流就會順著電阻流入地,給能量提供一個分散通路。
如果沒有接這個電阻,當發(fā)生雷擊時,由于A點左邊阻抗無窮大,A點右邊接三極管,阻抗相對左邊來說是有限的、低的,因此電流會全部往阻抗低的方向跑,流入三極管,造成電流過大,把這器件永久性損壞。一般情況下,也即經(jīng)驗用法,這個電阻為2K。既要兼顧功耗,又要考慮電容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