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結構是整個系統(tǒng)的關鍵部分,它關系著系統(tǒng)的效率和成本。光伏離網(wǎng)控制系統(tǒng)電路結構要求效率高、成本低,輸入要能承受光伏陣列輸出直流電的電壓低且波動大的不良影響,輸出也要滿足一定的電能質量,應根據(jù)實際的需要選擇適當?shù)闹麟娐方Y構進行系統(tǒng)設計。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實際上是一個有源逆變系統(tǒng),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向,有多種不同的電路結構。按輸入直流電源的性質可分為電流型和電壓型兩大類,但由于電流源型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大電感導致系統(tǒng)動態(tài)響應性能差,因此目前國內外大部分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都采用電壓型拓撲結構。
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電路結構按照系統(tǒng)功率變換的級數(shù),其拓撲結構可分為單極式和多級式。單極式結構不包含DC-DC變換環(huán)節(jié),只用一級能量變換來完成升降壓和DC-AC轉換,控制時既要考慮光伏電池的最大功率跟蹤,又要保證逆變輸出能量準確的跟蹤電網(wǎng)電壓,其控制方式一般較為復雜。單極式逆變器的電路結構簡單元器件少,成本和功耗較低,但考慮到單極式升壓的程度有限,靠電感的儲能實現(xiàn),故僅適用于中小功率的場合。
多級式結構是在前一級或幾級電路中實現(xiàn)電壓的升降或者隔離,在后級電路中實現(xiàn)DC-AC轉換,最常見的是DC-DC-AC兩級式的結構,前級DC-DC用于直流母線電壓的緩沖穩(wěn)壓和實現(xiàn)光伏陣列的最大功率跟蹤,后級DC-AC用于輸出離網(wǎng),孤島效應檢測和功率補償?shù)取km然兩級式結構的元階數(shù)目和環(huán)節(jié)增加了,但其一方面方便了最大功率跟蹤控制,實現(xiàn)了電壓的寬輸入范圍要求,另一方面也便于對逆變器進行控制,提高了轉換的效率。所以我最終選擇兩級式的結構。結構如下圖4:
0.png (3.33 KB,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05 上傳
圖4 多級式拓撲結構
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電路結構按照系統(tǒng)輸出的絕緣形式可以分為工頻變壓器型、高頻變壓器型和無變壓器型。3種類型的結構各有優(yōu)缺點考慮到實驗的經(jīng)濟性、電路的復雜性以及損耗等問題,我決定選用無變壓器型。無變壓器型隔離方式進一步降低了成本,由于含有升壓電路,所以可以和不同的輸出電壓的光伏陣列匹配,同樣能夠保證逆變部分輸入電壓的穩(wěn)定性,降低電流,減少損耗。其拓撲結構如下圖5:
0.png (2.68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06 上傳
圖5 無變壓器型的拓撲結構
(2)電力變換線路的工作原理:
DC-DC變換器
DC-DC變換器選用的是無變壓器隔離的DC-DC變換器,它主要有:Buck電路、Boost電路、Buck-Boost電路、Cuk電路、Sepic電路和Zeta電路等。其中的Sepic電路和Zeta電路較其他幾種變換電路相對復雜,不易控制。光伏發(fā)電中使用最多的是Buck電路、Boost電路、Buck-Boost電路、Cuk電路這4種電路。本設計的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不含有蓄電池組,我決定使用Boost電路,Boost電路結構簡單,控制方便,效率高,其電路結構如圖6:
e
圖6 Boost電路結構
可以得到輸出電壓與電源電壓的關系為:
1.112.jpg (1.74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DC-AC變換器
DC-AC變換器主要有推挽式、半橋式、和全橋式,推挽式拓撲結構的兩個功率管可同時驅動,但功率管承受開光電壓為兩倍的直流電壓,因此適合應用于直流母線電壓較低的場合。半橋式拓撲結構直流側電壓利用率低,在同樣的開關頻率下電網(wǎng)電流的諧波較大。全橋式拓撲結構簡單,但要求較高的直流側電壓。我本次設計采用全橋式電路結構進行逆變控制,與最大功率跟蹤分級控制,降低系統(tǒng)控制的復雜性。全橋式電路結構如圖7:
圖7 全橋式電路結構
- 考慮到電網(wǎng)對電能質量的要求,系統(tǒng)后級加入LC濾波對輸出電壓進行濾波,整個系統(tǒng)的電路結構如圖8所示。
圖8 系統(tǒng)主電路圖
(4)Boost升壓電路各部件的參數(shù)值
Boost升壓電感參數(shù)的設計
對于一般的變換器來說,由于電感和電容寄生電阻的影響,隨負載電流增加,輸出電壓會下降,輸出電壓對占空比
1.191.jpg (809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的敏感度下降,控制特性變差。為了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控制電路盡量增大占空比,使電壓增益變大以便于維持輸出電壓的恒定。因此,設計中選擇濾波元件總是盡量選取小的寄生電阻元件,且實際應用中,是占空比調節(jié)
1.192.jpg (1.29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為了使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能夠不間斷的往外輸出功率,前級的Boost升壓斬波電路應該工作在電感足夠大電流連續(xù)的模式下。根據(jù)伏秒平衡的定理,電感電壓在開關管的一個周期內對時間的積分為零。即如式10所示:
1.193.jpg (3.86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0)
其中:
1.194.jpg (995 Bytes,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是太陽能電池陣列的輸出電壓,
1.195.jpg (954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是直流母線DC-link的電壓,也即Boost電路的輸出電壓,
1.196.jpg (872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是開關管的開關周期,
1.197.jpg (809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是Boost電路開關管的占空比,
1.198.jpg (998 Bytes,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是開關管的導通時間
1.199.jpg (942 Bytes,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200.jpg (1.45 KB,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是開關管的截止時間。
整理可得:
1.201.jpg (2.16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1)
本系統(tǒng)中,太陽能電池板陣列輸入電壓是60V,直流母線電壓
1.202.jpg (954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范圍是250V~300V,由上式(11)可得:
1.203.jpg (3.85 KB, 下載次數(shù): 4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204.jpg (4.07 KB, 下載次數(shù): 4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所以本系統(tǒng)中boost升壓斬波電路中占空比的范圍是0.76~0.8。
由于電感一直處于充電、放電過程,而且充放電過程都是曲線的,所以電感電流不是一個直流分量,還存在紋波量,其中紋波分量由電感兩端的電壓:
1.205.jpg (1.88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2)
可得流過電感的電流變化量:
1.206.jpg (2.03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3)
電感電流的紋波系數(shù)的定義:
1.207.jpg (1.37 KB, 下載次數(shù): 4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有以上各式可得電感的大小:
1.208.jpg (2.78 K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4)
其中
1.209.jpg (1.38 KB,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為輸出功率。電流紋波系數(shù)的選取
1.210.jpg (808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需要考慮電感的飽和問題、減少IGBT中的峰值電流及電壓損耗問題,這里取電流紋波系數(shù)
1.211.jpg (1.3 KB, 下載次數(shù): 50)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開關頻率的選取時,應該綜合考慮。工作頻率過高,則輸出波形諧波含量少,有利于濾波器的設計。但工作頻率過高則功率開關管的發(fā)熱和和損耗都會增加。本系統(tǒng)選用開關管的頻率為
1.212.jpg (1.6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當
1.213.jpg (1.28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時,有:
1.214.jpg (1.74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5)
所以選取
1.215.jpg (1.47 KB, 下載次數(shù): 3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直流母線穩(wěn)壓電容參數(shù)的設計
升壓斬波電路輸出端電容的作用:①給直流母線穩(wěn)壓②盡可能的濾除紋波電壓。由電容兩端電流的變化量:
1.216.jpg (2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6)
電容兩端電壓的變化量:
1.217.jpg (2.25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7)
上下同乘
1.218.jpg (954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得:
1.219.jpg (2.55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8)
電容電壓的紋波系數(shù)
1.220.jpg (2.22 KB,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所以電容值的大小為:
1.221.jpg (2.17 KB, 下載次數(shù): 4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9)
其中
1.222.jpg (1.42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223.jpg (1.38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224.jpg (1.13 KB, 下載次數(shù): 50)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225.jpg (1.15 KB, 下載次數(shù): 3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226.jpg (1.43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代入上式(19)得:
1.227.jpg (1.99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0)
在實際的系統(tǒng)設計中,當開關管給電感充電時,后級逆變部分所需要的能量是由電容提供的,所以給設計的電容留下充足的裕量,所以給電容留一定的5倍以上的容量,本文采用
1.228.jpg (1.32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的電容。
開關管的參數(shù)選擇
IGBT結合了GTR和MOSFET的優(yōu)點,所以Boost升壓斬波電路中選用IGBT作為開關管。其承受的最大電壓為300V。本設計最終采用的IGBT其主要參數(shù)為:900V。
升壓電路二極管的選擇
Boost升壓斬波電路中的續(xù)流兼有防反作用的二極管應該具有較低的通太電壓降和快速恢復的特性。二極管承受的最大電壓是300V,所以選用的二極管主要參數(shù)為900V。
(5) DC-AC(逆變)部分的參數(shù)
IGBT開關管的選擇
逆變器的功率開關器件的選擇至關重要,目前使用較多的功率開關器件有門極可關斷晶閘管(GTO),雙極結型晶體管(BJT),金屬氧化物功率場效應管(MOSFET)和絕緣柵極晶體管(IGBT)等。在低壓小容量系統(tǒng)中較常使用的器件為MOSFET,因為MOSFET具有較高的開關頻率和較低的通態(tài)壓降,以及正的溫度系數(shù),熱穩(wěn)定性較好。但在逆變器的設計中,由于輸出濾波電感電容的作用,使續(xù)流時間較長,容易燒壞MOSFET。
在高壓大容量系統(tǒng)中一般常使用IGBT模塊,由于MOSFET隨著電壓的升高其通態(tài)電阻也隨之增大,而IGBT在中容量系統(tǒng)中占有較大的優(yōu)勢,而在特大容量(100kVA以上)系統(tǒng)中,一般采用GTO作為功率開關元件。隨著光伏并網(wǎng)并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主電路開關器件的選擇也需要具體考慮與研究。因此,針對本設計逆變系統(tǒng)的特點,選用IGBT作為開關器件。它是復合型功率開關器件,是GTR和MOSFET復合而成。它擁有單極性電壓驅動MOSFET的優(yōu)點,又結合了雙極型GTR耐壓高、大電流的優(yōu)點。在IGBT選擇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電流容量:在IGBT工作過程中,集電極峰值電流
1.229.jpg (949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必須要處于IGBT開關安全工作區(qū)以內。
2.電壓容量,在IGBT開關過程中,最大集射極電壓
1.230.jpg (1021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不能超過器件的最
高耐壓值,否則器件將會被過壓擊穿而損壞。
3.散熱要求:在IGBT開關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開關損耗而使器件發(fā)熱,因此,在選擇器件時必須綜合考慮系統(tǒng)的散熱條件——最大集電極功耗
1.231.jpg (992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分別從以上幾方面考慮,在本系統(tǒng)中,IGBT的最大集射極電壓為直流電壓300V左右,考慮到器件開關過程中有電壓尖峰的影響,選取一定的電壓裕量(一般選為2~3倍)。在電流方面,為了保證系統(tǒng)的工作安全,對開關管電流也要選取較大的裕量;逆變器的開關頻率為10kHz,在散熱方面,為了保證開關管的充分散熱,采用了將IGBT固定在散熱器上的措施。綜上所述,本設計最終采其主要參數(shù)為:900V。
交流測輸出濾波電感的設計
在單相全橋逆變器中,逆變器輸出濾波電感的設計是一個關鍵的元器件,光伏離網(wǎng)系統(tǒng)要求逆變器輸出側的波形為正弦波。所以,電感值選取的是否合適直接影響電路的整體工作性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選取電感值:
電流的紋波系數(shù)
逆變器輸出的濾波電感的值將直接影響輸出紋波電流的大小,通過電感基本的伏安關系
1.232.jpg (1.91 KB,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可得:
1.233.jpg (2.22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1)
其中
1.234.jpg (869 Bytes,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為電感的電壓,當輸出電壓在峰值附近即
1.235.jpg (1.41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時,輸出電流的紋波系數(shù)最大,設此時開關管的開關周期為Ts,占空比為
1.236.jpg (809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則有:
1.237.jpg (2.04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2)
另外根據(jù)電感的伏秒特性平衡原理,可得:
1.238.jpg (3.51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3)
于是可得占空比:
1.239.jpg (2.26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4)
有以上各式可得:
1.240.jpg (2.76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5)
進一步化簡可得:
1.241.jpg (3.47 KB,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即
1.242.jpg (3.39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6)
在逆變系統(tǒng)中,由于
1.243.jpg (4.11 KB, 下載次數(shù): 3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所以開關管的工作頻率為f=10kHz,T=100us,取電流的紋波系數(shù)為
1.244.jpg (829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16%,則由式(4.17)計算可得:
1.245.jpg (4.97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7)
因此,要保證實際的電流紋波
1.246.jpg (2.8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所以取電感取值范圍為
1.247.jpg (1.56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逆變器的矢量三角形關系
從逆變器的矢量三角形關系可以得出:
1.248.jpg (1.94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8)
于是可得它們的基波幅值滿足下面公式:
1.249.jpg (2.41 KB, 下載次數(shù): 4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29)
由SPWM正弦脈寬調制理論可以得到
1.250.jpg (1.35 KB, 下載次數(shù): 3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其中,m為調制比,且
1.251.jpg (1008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從而可得:
1.252.jpg (2.42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0)
進一步對上式(30)化簡得:
1.253.jpg (2.71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1)
把數(shù)值代入式(31)計算可得:
1.254.jpg (4.16 KB, 下載次數(shù): 4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2)
綜合計算,濾波電感的取值范圍為
1.255.jpg (2.38 KB, 下載次數(shù): 3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在實際電感設計過程中,由于電感的成本、體積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只考慮取電感的下限值即可。以上計算建立在額定的輸出電壓基礎上,即UN=220V基礎上,最終選取電感值
1.256.jpg (1.32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交流測輸出濾波電容的設計
由于電感和電容一起構成LC式的阻高頻通低頻的低通濾波器,有效的抑制了高次諧波,同時又要遠大于基波的頻率,避免輸出電流發(fā)生畸變,一般取電流的基波頻率為10~20倍的基波頻率,本文取13倍的基波頻率進行分析。
由
1.257.jpg (1.99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得:
1.258.jpg (5.76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3)
其中基波頻率取為50Hz,把電感值帶入上式(4.24)可以求出電容值為
1.259.jpg (1.33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最后選取電容值為
1.260.jpg (1.59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光伏電池是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若要提高整個系統(tǒng)的效率必須要提高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使其最大限度地輸出功率。然而,光伏電池的I-V特性是非線性的,它隨著外界環(huán)(溫度、光照強度)的變化而變化,它的工作電壓改變時它的輸出功率也會改變,為了始終能獲得最大的輸出功率,所以需要進行最大功率點跟蹤。
目前,對最大功率點跟蹤方法的研究很多,很多文獻都提出了不同的MPPT方法,例如恒電壓跟蹤方法、干擾觀察法、增量電導法等,但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干擾觀察法和增量電導法。增量電導法有傳統(tǒng)的還有改進型的,為了實現(xiàn)更加精確的控制,本次設計使用的是改進型電導增量法,下文做了傳統(tǒng)型與改進型的區(qū)別介紹。
(1)傳統(tǒng)的電導增量法
傳統(tǒng)的增量電導法則是根據(jù)光伏陣列P-U曲線為一條一階連續(xù)可導的單峰曲線的特點,利用一階導數(shù)求極值的方法,即對P=UI求全導數(shù),可得
1.261.jpg (1.72 K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4)
兩邊同時除以Ud,可得
1.262.jpg (2.22 KB, 下載次數(shù): 4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5)
令
1.263.jpg (1.43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得
1.264.jpg (1.67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6)
式36即為達到光伏陣列最大功率點所需滿足的條件。這種方法是通過比較輸出電導的變化量和瞬時電導值的大小來決定參考電壓變化的方向,下面就幾種情況加以分析:
假設當前的光伏陣列的工作點位于最大功率點的左側時,此時有
1.265.jpg (1.48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即
1.266.jpg (1.68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說明參考電壓應向著增大的方向變化。
同理,假設當前的光伏陣列的工作點位于最大功率點的右側時,此
1.267.jpg (1.49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即
1.268.jpg (1.71 KB,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說明參考電壓應向著減小的方向變化。
假設當前光伏陣列的工作點位于最大功率點處(附近),此時將有
1.269.jpg (1.43 KB,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此時參考電壓將保持不變,也即光伏陣列工作在最大功率點上。
圖9電導增量法控制電路
電導增量法控制流程圖如圖9所示,圖中,
1.302.jpg (876 Bytes,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303.jpg (812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為檢測到光伏陣列當前電壓、電流值,
1.304.jpg (870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
1.305.jpg (811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為上一控制周期的采樣值。理論上這種方法比干擾觀察法好,因為它在下一時刻的變化方向完全取決于在該時刻的電導的變化率和瞬時負電導值的大小關系,而與前一時刻的工作點電壓以及功率的大小無關,因而能夠適應日照強度的快速變化,其控制精度較高但 是由于其中
1.306.jpg (884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和
1.307.jpg (823 Bytes,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的量值很小,這樣就要求傳感器的精度很高,實現(xiàn)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傳統(tǒng)的電導增量法采用的是固定步長,當步長選擇較大時,對光照變化跟蹤速度快,但振蕩比較嚴重,導致穩(wěn)態(tài)誤差較大,無法滿足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要求;當步長選擇較小時,振蕩現(xiàn)象有所減弱,但對光照變化的跟蹤速度變慢,無法滿足系統(tǒng)的動態(tài)要求。同時傳統(tǒng)點到增量法含有復雜的除法計算,這對于數(shù)字處理器的實時處理影響較大,影響到了執(zhí)行的效率和正確性。
鑒于固定步長的缺陷,在此采用變步長方式,且取步長為K
1.308.jpg (1.38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其中K為固定系數(shù)。變步長的電導增量法原理是:當實際工作點離最大功率點較遠時,斜率較大,系統(tǒng)跟蹤的步長較大;反之,則斜率較小,系統(tǒng)跟蹤的步長較小,這樣就可以解決固定步長帶來的問題。
為了去除除法運算,可以對式4-2進行處理,兩邊同時除以I,可以得到:
1.309.jpg (2.75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37)
首先判斷式37中dV的符號,進而判斷
1.310.jpg (1.4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的符號,最后通過判斷
1.311.jpg (1.18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的決定輸出電壓參考值應該增加、減小還是保持不變。其流程圖如圖12所示。通過結合固定電壓法,首先采樣當前光伏陣列開路電壓值
1.312.jpg (876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8)
下載附件
2017-2-13 03:11 上傳
,由于光伏陣列MPPT處的電壓為開路電壓的0.78倍,因此系統(tǒng)將0.78作為初始基準值,控制輸出電壓移動到MPP電壓附近,然后啟動變步長電導增量法,實現(xiàn)精確的MPPT控制。
圖10 改進型電導增量法
本次設計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是MATLAB軟件,MATLAB是美國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業(yè)數(shù)學軟件,用于算法開發(fā)、數(shù)據(jù)可視化、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數(shù)值計算的高級技術計算語言和交互式環(huán)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兩大部分。MATLAB由一系列工具組成。這些工具方便用戶使用MATLAB的函數(shù)和文件,其中許多工具采用的是圖形用戶界面。包括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歷史命令窗口、編輯器和調試器、路徑搜索和用于用戶瀏覽幫助、工作空間、文件的瀏覽器。
隨著MATLAB的商業(yè)化以及軟件本身的不斷升級,MATLAB的用戶界面也越來越精致,更加接近Windows的標準界面,人機交互性更強,操作更簡單。而且新版本的MATLAB提供了完整的聯(lián)機查詢、幫助系統(tǒng),極大的方便了用戶的使用。簡單的編程環(huán)境提供了比較完備的調試系統(tǒng),程序不必經(jīng)過編譯就可以直接運行,而且能夠及時地報告出現(xiàn)的錯誤及進行出錯原因分析。
MATLAB是一個包含大量計算算法的集合。其擁有600多個工程中要用到的數(shù)學運算函數(shù),可以方便的實現(xiàn)用戶所需的各種計算功能。函數(shù)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計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經(jīng)過了各種優(yōu)化和容錯處理。在通常情況下,可以用它來代替底層編程語言,如C和C++ 。在計算要求相同的情況下,使用MATLAB的編程工作量會大大減少。MATLAB的這些函數(shù)集包括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函數(shù)到諸如矩陣,特征向量、快速傅立葉變換的復雜函數(shù)。函數(shù)所能解決的問題其大致包括矩陣運算和線性方程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組的求解、符號運算、傅立葉變換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工程中的優(yōu)化問題、稀疏矩陣運算、復數(shù)的各種運算、三角函數(shù)和其他初等數(shù)學運算、多維數(shù)組操作以及建模動態(tài)仿真等。
本次設計需要用matlab軟件來對光伏電池的數(shù)學模型進行建模仿真,測定其參數(shù),還有光伏電池輸出特性的仿真。
利用matlab仿真軟件,根據(jù)光伏電池的等效電路圖圖2,以及光伏電池的數(shù)學模型,搭建光伏電池的仿真數(shù)學模型。
- 測試不同光照強度下、不同溫度下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曲線:
改變T的值,可得到不同的輸出特性曲線,比較這些不同的曲線特性,同理,保證其他參數(shù)不變,改變光照強度G=750,比較這些不同的特性曲線。
3.光伏發(fā)電輸出特性測試
測試接線圖如圖11
圖11 輸出特性接線圖
本次實驗用二個萬用表來測電流和電壓,本次實驗還需測量光照強度,可用光強檢測器測量,根據(jù)下表,多測幾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一和表二:
表一 實驗測量的數(shù)據(jù)
[table=0]
T=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
表二 實驗測量的數(shù)據(jù)
| T=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jù)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可畫出I-V曲線和P-V曲線:
- 建立離網(wǎng)型光伏系統(tǒng)建模模型。
- 按分塊調試和系統(tǒng)聯(lián)調順序,依次調試分析仿真各模塊功能,調節(jié)離網(wǎng)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電路和控制參數(shù)值,仿真并分析最大功率跟蹤控制效果。
五、思考題
1.太陽能電池防止熱斑現(xiàn)象的辦法?
答:(1)電池生產(chǎn)線采用72片一包的包裝,避免組件生產(chǎn)線再次數(shù)片帶來的混
片
(2)電池生產(chǎn)線先外觀檢驗,后測試分選,防止測試分選后再外觀檢驗造
成混片
(3)組件生產(chǎn)時用整包的電池片,不用散包,防止混片
(4)組件補片原則,一定要補同一檔次的電池,(正在準備試75片一包的
試驗)
(5)焊接前檢查隱裂片
(6)焊串模板定期檢查,防止互連條脫焊
(7)嚴格檢查異物
(8)加強虛焊檢查,防止虛焊
(9)搬運時盡量減少玻璃彎曲
(10)大組件采用4毫米玻璃,以減少彎曲,增加強度
(11)搬運周轉車改為玻璃垂直放置
(12)不允許>50℃時裝框
(13)返修時不允許互連條對接
(14)散包電池必須重新分選測試,湊成整包后再做組件
(15)庫存超過一定期限的電池在做組件前應經(jīng)過二次分選測試
(16)測試時,組件一定要在規(guī)定溫度范圍內
(17)給出發(fā)現(xiàn)曲線異常后的處理方法,防止不良組件流到客戶手中
(18)電池先光衰減后再分選測試(正在試驗實施中)
2. 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 MPPT 擾動觀察法有啥不足?
答:響應速度較慢,只適用于那些日照強度變化比較緩慢的場合。而且穩(wěn)態(tài)情況下,這種算法會導致光伏陣列的實際工作點在最大功率點附近小幅振蕩,因此會造成一定的功率損失;而日照發(fā)生快速變化時,跟蹤算法可能會失效,判斷得到錯誤的跟蹤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棟.離網(wǎng)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研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2]閔江威.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技術研究[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
[3]Liu X,Lopes L A C.An improved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lgorithm for PV arrays.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