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28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cè)

看了這個故事,難道你還不懂PID????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102668 發(fā)表于 2016-1-16 0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ID是電子技術(shù)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大多數(shù)初學者都摸不著頭腦,但是他又非常重要,用途是在太廣泛了,今天51黑就以通俗的比如來給大家講解其原理 。

轉(zhuǎn)載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

小云接到這樣一個任務:一個水缸有點漏水(而且漏水的速度還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求水面高度維持在某個位置,一旦發(fā)現(xiàn)水面高度低于要求位置,就要往水缸里加水。

    小云接到任務后就一直守在水缸旁邊,時間長就覺得無聊,就跑到房里看小說了,開始每30分鐘來檢查一次水面高度。結(jié)果水漏得太快,每次小云來檢查時,水都快漏完了,離要求的高度相差很遠,后來小云改為每3分鐘來檢查一次,結(jié)果每次來水都沒怎么漏,不需要加水,來得太頻繁做的是無用功。幾次試驗后,他確定每 10分鐘來檢查一次。這個檢查時間就稱為采樣周期。
    開始小云用勺子加水,水龍頭離水缸有十幾米遠的距離,經(jīng)常要跑好幾趟才加夠水,于是小云又改為用桶加,一加就是一桶,跑的次數(shù)少了,加水的速度也快了,但好幾次將缸給加溢出了,小云又動腦筋,我不用瓢也不用桶,最后選擇可用盆,幾次下來,發(fā)現(xiàn)剛剛好,不用跑太多次,也不會讓水溢出。這個加水工具的大小就稱為比例系數(shù)。
    小云又發(fā)現(xiàn)水雖然不會加過量溢出了,有時會高過要求位置比較多,還是有溢出的可能。于是他又想了個辦法,在水缸上裝一個漏斗,每次加水不直接倒進水缸,而是倒進漏斗讓它慢慢加。這樣溢出的問題解決了,但加水的速度又慢了,有時還趕不上漏水的速度。于是他試著變換不同大小口徑的漏斗來控制加水的速度,最終找到了滿意的漏斗。漏斗的時間就稱為積分時間。
    小云終于喘了一口,但任務的要求突然嚴了,水位控制的及時性要求大大提高,一旦水位過低,必須立即將水加到要求位置,而且不能高出太多,否則不給工錢。小云又為難了!于是他又開動腦筋,終于讓它想到一個辦法,常放一盆備用水在旁邊,一發(fā)現(xiàn)水位低了,不經(jīng)過漏斗就是一盆水下去,這樣及時性是保證了,但水位有時會高很多。他又在要求水面位置上面一點將水缸鑿一孔,再接一根管子到下面的備用桶里,這樣多出的水會從上面的孔里漏出來。這個水漏出的快慢就稱為微分時間。
    好了,故事講完了,你明白PID了嗎?


什么是PID—一種通俗易懂的講解控制模型:你控制一個人讓他以PID控制的方式走110步后停下。
(1)P比例控制,就是讓他走110步,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走到一百零幾步(如108步)或100多步(如112步)就停了。
說明:
P比例控制是一種最簡單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成比例關系。當僅有比例控制時系統(tǒng)輸出存在穩(wěn)態(tài)誤差(Steady-state error)。
(2)PI積分控制,就是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走到112步然后回頭接著走,走到108步位置時,然后又回頭向110步位置走。在110步位置處來回晃幾次,最后停在110步的位置。
說明:
在積分I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積分成正比關系。對一個自動控制系統(tǒng),如果在進入穩(wěn)態(tài)后存在穩(wěn)態(tài)誤差,則稱這個控制系統(tǒng)是有穩(wěn)態(tài)誤差的或簡稱有差系統(tǒng)(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為了消除穩(wěn)態(tài)誤差,在控制器中必須引入“積分項”。積分項對誤差取決于時間的積分,隨著時間的增加,積分項會增大。這樣,即便誤差很小,積分項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動控制器的輸出增大使穩(wěn)態(tài)誤差進一步減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積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統(tǒng)在進入穩(wěn)態(tài)后無穩(wěn)態(tài)誤差。
(3)PD微分控制,就是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走到一百零幾步后,再慢慢地向110步的位置靠近,如果最后能精確停在110步的位置,就是無靜差控制;如果停在110步附近(如109步或111步位置),就是有靜差控制。
說明:
在微分控制D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微分(即誤差的變化率)成正比關系。
自動控制系統(tǒng)在克服誤差的調(diào)節(ji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振蕩甚至失穩(wěn),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較大慣性組件(環(huán)節(jié))或有滯后(delay)組件,具有抑制誤差的作用,其變化總是落后于誤差的變化。解決的辦法是使抑制誤差作用的變化“超前”,即在誤差接近零時,抑制誤差的作用就應該是零。這就是說,在控制器中僅引入“比例P”項往往是不夠的,比例項的作用僅是放大誤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項”,它能預測誤差變化的趨勢。這樣,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夠提前使抑制誤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為負值,從而避免了被控量的嚴重超調(diào)。所以對有較大慣性或滯后的被控對象,比例P+微分D(PD)控制器能改善系統(tǒng)在調(diào)節(jié)過程中的動態(tài)特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淘帖 頂 踩

相關帖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ID:385862 發(fā)表于 2022-11-3 11:18 | 只看該作者
為你的PID解釋點個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shù)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