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eagler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cè)

【Arduino】108種傳感器模塊系列實驗(資料+代碼+圖形+仿真)

  [復(fù)制鏈接]
1961#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2#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2:30 | 只看該作者
模塊特點:
使用條件:蘋果手機限定:4S及以上型號,系統(tǒng)版本iOS6及以上
安卓手機限定:系統(tǒng)為4.3版本及以上,手機藍牙版本為4.0。
1、核心模塊使用BT05從模塊,引出接口包括VCC,GND,TXD,RXD,STATE。預(yù)留LED狀態(tài)輸出腳,單片機可通過該腳狀態(tài)判斷藍牙是否已經(jīng)連接,

2、LED指示藍牙連接狀態(tài),閃爍表示沒有藍牙連接,常亮表示藍牙已連接并打開了端口,STATE腳輸出高電平為已連接,其他狀態(tài)為低電平。

3、設(shè)置模塊為主模式:模塊已經(jīng)為軟件設(shè)置主從模塊,通過串口發(fā)送AT+ROLE1(回車或者加\r\n),返回OK,則表示設(shè)置成功,此時模塊LED燈進入快閃。主模塊連接從模塊需要通過AT指令進行連接(詳情請參照BT05 AT指令集)。

4、底板3.3V LDO,輸入電壓3.6~6V,輸入電壓禁止超過7V!

5、接口電平3.3V,可以直接連接各種單片機(51,AVR,PIC,ARM,MSP430等),5V單片機也可直接連接,無需MAX232也不能經(jīng)過MAX232!

6、空曠地有效距離7-10米,超過10米也是可能的,但不對此距離的連接質(zhì)量做保證

7、配對以后當(dāng)全雙工串口使用,無需了解任何藍牙協(xié)議,但僅支持8位數(shù)據(jù)位、1位停止位、無奇偶校驗的通信格式,這也是最常用的通信格式,不支持其他格式。

8、在未建立藍牙連接時支持通過AT指令設(shè)置波特率、名稱、配對密碼,設(shè)置的參數(shù)掉電保存。藍牙連接以后自動切換到透傳模式

9、體積小巧(3.57cm*1.52cm),工廠貼片生產(chǎn),保證貼片質(zhì)量。并套透明熱縮管,防塵美觀,且有一定的防靜電能力。

10、該鏈接為從機,從機能與各種帶藍牙功能的電腦、藍牙主機、大部分帶藍牙的手機、PDA、PSP等智能終端配對,從機之間不能配對。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3#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2:32 | 只看該作者




小常識(非常重要)
TXD:發(fā)送端,一般表示為自己的發(fā)送端,正常通信必須接另一個設(shè)備的RXD。
RXD:接收端,一般表示為自己的接收端,正常通信必須接另一個設(shè)備的TXD。
正常通信時候本身的TXD永遠接設(shè)備的RXD!
自收自發(fā):正常通信時RXD接其他設(shè)備的TXD,因此如果要接收自己發(fā)送的數(shù)據(jù)顧名思義,也就是自己接收自己發(fā)送的數(shù)據(jù),即自身的TXD直接連接到RXD,用來測試本身的發(fā)送和接收是否正常,是最快最簡單的測試方法,當(dāng)出現(xiàn)問題時首先做該測試確定是否產(chǎn)品故障。也稱回環(huán)測試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3:16 | 只看該作者


輸入電壓:3.3V/5V   只需要一組電源供電。
內(nèi)置電平轉(zhuǎn)換功能。
如果用5.0V MCU與藍牙模塊通訊,5.0V電源端口供電,RX TX 邏輯電平5V
如果用3.3V MCU與藍牙模塊通訊,3.3V電源端口供電,RX TX 邏輯電平3.3V
RX,藍牙模塊串口接收端與MCU的TXD連接。
TX,藍牙模塊串口發(fā)送端與MCU的RXD連接。
GND,地端電源負極
3.3V,電源端3.3V電源
5V,電源端5V電源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5#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3:18 | 只看該作者


注意事項LAYOUT
MLT-BT05 4.0 藍牙模塊工作在 2.4G 無線頻段,應(yīng)盡量避免各種因素對無線收發(fā)
的影響,注意以下幾點:
1、包圍藍牙模塊的產(chǎn)品外殼避免使用金屬,當(dāng)使用部分金屬外殼時,應(yīng)盡量讓
模塊天線部分遠離金屬部分。
2、產(chǎn)品內(nèi)部金屬連接線或者金屬螺釘,應(yīng)盡量遠離模塊天線部分。
3、模塊天線部分應(yīng)靠載板 PCB 四圍放置,不允許放置于板中,且天線下方載
板銑空,與天線平行的方向,不允許鋪銅或走線。直接把天線部分直接露出
載板,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4、模塊下方盡量鋪大片 GND,走線盡量往外圍延伸。
5、建議在基板上的模塊貼裝位置使用絕緣材料進行隔離,例如在該位置放一個
整塊的絲。═opOverLay)。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6#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4:24 | 只看該作者

藍牙4.0BLE
藍牙發(fā)展至今經(jīng)歷了8個版本的更新,1.1、1.2、2.0、2.1、3.0、4.0、4.1、4.2。那么在1.x~3.0之間的我們稱之為傳統(tǒng)藍牙,4.x開始的藍牙我們稱之為低功耗藍牙也就是藍牙ble,當(dāng)然4.x版本的藍牙也是向下兼容的。android手機必須系統(tǒng)版本4.3及以上才支持BLE API。低功耗藍牙較傳統(tǒng)藍牙,傳輸速度更快,覆蓋范圍更廣,安全性更高,延遲更短,耗電極低等等優(yōu)點。(現(xiàn)在的穿戴設(shè)備都是使用BLE藍牙技術(shù)的)
傳統(tǒng)藍牙與低功耗藍牙通信方式也有所不同,傳統(tǒng)的一般通過socket方式,而低功耗藍牙是通過Gatt協(xié)議來實現(xiàn)。

主要優(yōu)點
低功耗,使用標準有機電池,可運行一年乃至數(shù)年,成本低,可以完全實現(xiàn)兼容,速度支持1M的數(shù)據(jù)傳輸,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4G的串?dāng)_,更加智能,最大可以在3毫秒內(nèi)完成數(shù)據(jù)的傳輸,安全性采用加密算法,會有數(shù)據(jù)包的加密和認證。所以藍牙4.0的優(yōu)點就是3種規(guī)格于一體,包括傳統(tǒng)藍牙的技術(shù),與3.0的版本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功耗更低了,4.0的版本比老版本的功耗低了90%,隨著藍牙技術(shù)由手機,游戲,電腦,汽車等傳統(tǒng)領(lǐng)域向物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等新領(lǐng)域的發(fā)展,對用戶的要求也就會越來越高,4.0的版本強化了數(shù)據(jù)傳輸?shù)募夹g(shù),又更注重了低功耗的性能。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7#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8#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5:20 | 只看該作者
  1. /*
  2. 【Arduino】108種傳感器模塊系列實驗(資料+代碼+圖形+仿真)
  3. 實驗一百: AT-09藍牙4.0BLE模塊 串口引出 CC2541兼容HM-10 (BT05)
  4. 1、實驗項目:Arduino 調(diào)試源代碼
  5. 2、實驗接腳:
  6. TXD = D0
  7. RXD = D1
  8. GND = GND
  9. VCC = 3.3V
  10. */

  11. void setup()
  12. {
  13. Serial.begin(9600);
  14. }

  15. void loop()
  16. {
  17.   while(Serial.available())
  18.    {
  19.      char c=Serial.read();
  20.       if(c=='A')
  21.         {
  22.           Serial.println("Hello I am eagler8");
  23.         }
  24.    }
  25. }
復(fù)制代碼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69#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5: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0#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7 1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1#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8 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2#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8 1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3#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8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4#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8 19:18 | 只看該作者
  1. /*
  2. 【Arduino】108種傳感器模塊系列實驗(資料+代碼+圖形+仿真)
  3. 實驗一百: AT-09藍牙4.0BLE模塊 串口引出 CC2541兼容HM-10 (BT05)
  4. 1、實驗項目:通過BLE藍牙模塊與Arduino通信控制LED
  5. 2、實驗接腳:
  6. CC2541模塊與Uno:
  7. VCC——3.3V
  8. GND——GND
  9. TXD——RX
  10. RXD——TX
  11. */

  12. #include <SoftwareSerial.h>

  13. char c=' ';
  14. const byte led=13;

  15. void setup() {
  16.   Serial.begin(9600);
  17.   Serial.println("BT is ready!");
  18.   pinMode(led, OUTPUT);
  19. }

  20. void loop()
  21. {
  22.   if(Serial.available())
  23.   {

  24.       c=Serial.read();
  25.       Serial.println("Got input:");
  26.       Serial.println(c);

  27. //1的ASCII為49,0的ASCII為48
  28.       if(c==49)
  29.       {
  30.         Serial.write("Serial--13--high");
  31.         digitalWrite(13, HIGH);
  32.       }
  33.       if(c==48)
  34.      {
  35.        Serial.write("Serial--13--low");
  36.        digitalWrite(13, LOW);
  37.      }
  38.   }
  39. }
復(fù)制代碼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5#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8 1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6#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7#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5:27 | 只看該作者
37款傳感器與模塊的提法,在網(wǎng)絡(luò)上廣泛流傳,其實Arduino能夠兼容的傳感器模塊肯定是不止37種的。鑒于本人手頭積累了一些傳感器和模塊,依照實踐出真知(一定要動手做)的理念,以學(xué)習(xí)和交流為目的,這里準備逐一動手試試做實驗,不管成功與否,都會記錄下來---小小的進步或是搞不定的問題,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實驗一百零一: 10段LED發(fā)光條MT102510AG數(shù)碼顯示光柱模塊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8#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5:32 | 只看該作者



10段光條數(shù)碼管紅色20個腳,外形尺寸:25.10x10.10x7.9mm,一面腳為正極一面為負極,超亮紅色光條,10個筆段可以單獨控制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79#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0#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6:19 | 只看該作者


模塊特性
*能在低電壓、小電流條件下驅(qū)動發(fā)光;
*發(fā)光響應(yīng)時間極短(<0.1μs),高頻特性好,單色性好,亮度高;
*體積小,重量輕,抗沖擊性能好。固態(tài)封裝,封裝方式為灌膠型,穩(wěn)定性高;
*壽命長,使用壽命在5萬小時以上;
*可連續(xù)掃描驅(qū)動各燈段;
*良好的顯示效果、視角寬;
*推薦恒流使用,恒壓會出現(xiàn)亮度不均勻現(xiàn)象;
*表面有保護膜的產(chǎn)品,可以在使用前撕下來;
*使用溫度:-30℃至65℃;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1#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2#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3#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6:38 | 只看該作者
注意事項(防止死燈現(xiàn)象):
*焊接溫度:260℃停留時間最長5秒;
*焊接烙鐵必須接地良好;
*每個LED的正常驅(qū)動電流為1~8mA,12mA為極限電流,超過10mA不能長時間工作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4#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7:44 | 只看該作者
  1. /*
  2. 【Arduino】108種傳感器模塊系列實驗(資料+代碼+圖形+仿真)
  3. 實驗一百零一:10段LED發(fā)光條MT102510AG數(shù)碼顯示光柱模塊
  4. 1、項目一:10段紅色數(shù)碼光條,逐條點亮逐條熄滅
  5. 2、接腳(2、3、4、5、6、7、8、9、10、11)
  6. */

  7. int BASE = 2 ;
  8. int NUM = 10;  

  9. void setup()
  10. {
  11.    for (int i = BASE; i < BASE + NUM; i ++)
  12.    {
  13.      pinMode(i, OUTPUT);   
  14.    }
  15. }

  16. void loop()
  17. {
  18.    for (int i = BASE; i < BASE + NUM; i ++)
  19.    {
  20.      digitalWrite(i, LOW);   
  21.      delay(200);        
  22.    }
  23.    for (int i = BASE; i < BASE + NUM; i ++)
  24.    {
  25.      digitalWrite(i, HIGH);   
  26.      delay(200);        
  27.    }  
  28. }
復(fù)制代碼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5#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6#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8:10 | 只看該作者
  1. /*
  2. 【Arduino】108種傳感器模塊系列實驗(資料+代碼+圖形+仿真)
  3. 實驗一百零一:10段LED發(fā)光條MT102510AG數(shù)碼顯示光柱模塊
  4. 1、程序之二,流水燈效果:全滅的燈逐個往一邊點亮,再逐
  5. 個往開始端滅掉,循環(huán)即可,當(dāng)然也可以其它效果,可自己設(shè)定
  6. 2、接腳(2、3、4、5、6、7、8、9、10、11)
  7. */

  8. int led1 = 2;
  9. int led2 = 3;
  10. int led3 = 4;
  11. int led4 = 5;
  12. int led5 = 6;
  13. int led6 = 7;
  14. int led7 = 8;
  15. int led8 = 9;
  16. int led9 = 10;
  17. int led10 = 11;

  18. int i;

  19. void setup() {
  20. for (i = 2; i < 12; i++)
  21. {
  22. pinMode(i, OUTPUT);
  23. }
  24. }

  25. void loop() {
  26. for (i = 1; i < 12; i++)
  27. {
  28. digitalWrite(i, HIGH);
  29. delay(50);

  30. } for (i = 12; i > 1; i--)
  31. {
  32. digitalWrite(i, LOW);
  33. delay(50);
  34. }
  35. }
復(fù)制代碼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7#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8:28 | 只看該作者
  1. /*
  2. 【Arduino】108種傳感器模塊系列實驗(資料+代碼+圖形+仿真)
  3. 實驗一百零一:10段LED發(fā)光條MT102510AG數(shù)碼顯示光柱模塊
  4. 1、程序之三,控制多個LED實現(xiàn)多種閃爍效果
  5. 2、接腳(2、3、4、5、6、7、8、9、10、11)
  6. */

  7. int led1 = 2;
  8. int led2 = 3;
  9. int led3 = 4;
  10. int led4 = 5;
  11. int led5 = 6;
  12. int led6 = 7;
  13. int led7 = 8;
  14. int led8 = 9;
  15. int led9 = 10;
  16. int led10 = 11;

  17. int n;

  18. void setup()
  19. {
  20. for(n=2;n<=11;n++)
  21. {
  22.   pinMode(n, OUTPUT);  
  23. }
  24. }

  25. void loop()
  26. {
  27.   turn1();
  28.   clean();
  29.   turn2();
  30.   clean();
  31.   turn3();
  32.   clean();
  33. }

  34. void turn1()
  35. {
  36.   for(n=2;n<=11;n++)
  37. {
  38.     digitalWrite(n,HIGH);
  39.     delay(300);
  40. }
  41.   for(n=2;n<=11;n++)
  42. {
  43.     digitalWrite(n,LOW);
  44.     delay(300);
  45. }
  46. }

  47. void turn2()
  48. { for(int x=0;x<=2;x++)
  49. {
  50.   for(n=2;n<=11;n++)
  51. {
  52.     digitalWrite(n,HIGH);   
  53. }
  54. delay(300);
  55.   for(n=2;n<=11;n++)
  56. {
  57.     digitalWrite(n,LOW);
  58. }
  59. delay(300);
  60. }
  61. }

  62. void turn3()
  63. {
  64.   for(int x=0;x<=2;x++)
  65.   {
  66.   digitalWrite(2,HIGH);
  67.   digitalWrite(3,HIGH);
  68.   for(n=4;n<=11;n++){
  69.     digitalWrite(n,LOW);
  70.   }
  71.   
  72.   delay(300);
  73.   digitalWrite(6,HIGH);
  74.   digitalWrite(7,HIGH);
  75.   digitalWrite(2,LOW);
  76.   digitalWrite(3,LOW);
  77.   digitalWrite(4,LOW);
  78.   digitalWrite(5,LOW);
  79.   digitalWrite(8,LOW);
  80.   digitalWrite(9,LOW);
  81.   digitalWrite(10,LOW);
  82.   digitalWrite(11,LOW);
  83.   delay(300);
  84.   digitalWrite(10,HIGH);
  85.   digitalWrite(11,HIGH);
  86.   for(n=2;n<=9;n++){
  87.     digitalWrite(n,LOW);
  88.   }
  89.   delay(300);
  90. }
  91. }

  92. void clean()
  93. {  for(n=2;n<=11;n++)
  94. {
  95.     digitalWrite(n,LOW);   
  96. }
  97. delay(300);
  98. }
復(fù)制代碼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8#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89#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29 1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09:02 | 只看該作者
37款傳感器與模塊的提法,在網(wǎng)絡(luò)上廣泛流傳,其實Arduino能夠兼容的傳感器模塊肯定是不止37種的。鑒于本人手頭積累了一些傳感器和模塊,依照實踐出真知(一定要動手做)的理念,以學(xué)習(xí)和交流為目的,這里準備逐一動手試試做實驗,不管成功與否,都會記錄下來---小小的進步或是搞不定的問題,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實驗一百零二:MFRC-522 RC522 RFID射頻 IC卡感應(yīng)模塊讀卡器S50復(fù)旦卡鑰匙扣模組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1#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09:17 | 只看該作者
MF RC522
是應(yīng)用于13.56MHz 非接觸式通信中高集成度讀寫卡系列芯片中的一員。是NXP 公司針對“三表”應(yīng)用推出的一款低 電壓、低成本、體積小的非接觸式讀寫卡芯片,是智能儀表和便攜式手持設(shè)備研發(fā)的較好選擇。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2#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5:28 | 只看該作者


MFRC522是一個高度集成的讀取器/寫入器IC,適用于非接觸式通信
在13.56MHz 。該MFRC522讀卡器支持ISO / IEC 14443 A / MIFARE模式。
該MFRC522的內(nèi)部發(fā)射器能夠驅(qū)動一個讀/寫器天線設(shè)計
符合ISO / IEC 14443 A / MIFARE卡和轉(zhuǎn)發(fā)器,無需額外通信
有源電路。接收器模塊提供了一個強大而英法fi cient實現(xiàn)
從ISO / IEC解調(diào)和解碼信號14443 A / MIFARE兼容卡
轉(zhuǎn)發(fā)器。數(shù)字模塊管理的完整的ISO / IEC 14443 A和取景
錯誤檢測(奇偶和CRC )功能。
該MFRC522支持MF1xxS20 , MF1xxS70和MF1xxS50產(chǎn)品。該MFRC522
支持非接觸式通信,并使用MIFARE更高的傳輸速度高達
848 kBd的兩個方向。
提供了下面的主機接口:
•串行外設(shè)接口(SPI )
•串行UART (類似與RS232電平依賴于引腳電壓源)
•I2C- BUS接口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3#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5:44 | 只看該作者
特點和優(yōu)勢
高度集成的模擬電路來解調(diào)和解碼的響應(yīng)
緩沖的輸出驅(qū)動器,用于連接一個天線的最小數(shù)量
外部元件
支持ISO / IEC 14443 A / MIFARE
典型操作距離在讀/寫模式下可達至50mm視
天線的尺寸和調(diào)整
支持MF1xxS20 , MF1xxS70和MF1xxS50在讀/寫模式加密
支持ISO / IEC 14443高達848 kBd的更高傳輸速度的通信
支持MFIN / MFOUT
額外的內(nèi)部電源IC智能卡,通過MFIN / MFOUT連接
支持的主機接口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4#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5:57 | 只看該作者

MF522-AN模塊采用Philips MFRC522原裝芯片設(shè)計讀卡電路,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適用于設(shè)備開發(fā)、讀卡器開發(fā)等高級應(yīng)用的用戶、需要進行射頻卡終端設(shè)計/生產(chǎn)的用戶。本模塊可直接裝入各種讀卡器模具。模塊采用電壓為3.3V,通過SPI接口簡單的幾條線就可以直接與用戶任何CPU主板相連接通信,可以保證模塊穩(wěn)定可靠的工作、讀卡距離遠;

【電氣參數(shù)簡介】

工作電流:13—26mA/直流3.3V
空閑電流:10-13mA/直流3.3V
休眠電流:<80uA
峰值電流:<30mA
工作頻率:13.56MHz

支持的卡類型:mifare1 S50、mifare1 S70、mifare UltraLight、mifare Pro、mifare Desfire
產(chǎn)品物理特性:尺寸:40mm×60mm
環(huán)境工作溫度:攝氏-20—80度
環(huán)境儲存溫度:攝氏-40—85度
環(huán)境相對濕度:相對濕度5%—95%

【模塊接口SPI參數(shù)】
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最大10Mbit/s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5#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6#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7#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7:49 | 只看該作者
模塊電原理圖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8#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8:29 | 只看該作者


射頻卡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IC芯片、感應(yīng)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nèi),芯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shù),它成功的將射頻識別技術(shù)和IC卡技術(shù)結(jié)合起來,結(jié)束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lǐng)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離范圍(通常為5—10cm)靠近讀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shù)據(jù)的讀寫操作。

工作原理
射頻讀寫器向IC卡發(fā)一組固定頻率的電磁波,卡片內(nèi)有一個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發(fā)射的頻率相同,這樣在電磁波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chǎn)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nèi)有了電荷;在這個電荷的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qū)ǖ碾娮颖,將電容?nèi)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nèi)存儲,當(dāng)所積累的電荷達到2V時,此電容可作為電源為其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nèi)數(shù)據(jù)發(fā)射出去或接受讀寫器的數(shù)據(jù)。

發(fā)射原理
非接觸性IC卡與讀卡器之間通過無線電波來完成讀寫操作。二者之間的通訊頻率為13.56MHZ。非接觸性IC卡本身是無源卡,當(dāng)讀寫器對卡進行讀寫操作時,讀寫器發(fā)出的信號由兩部分疊加組成:一部分是電源信號,該信號由卡接收后,與本身的L/C產(chǎn)生一個瞬間能量來供給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則是指令和數(shù)據(jù)信號,指揮芯片完成數(shù)據(jù)的讀取、修改、儲存等,并返回信號給讀寫器,完成一次讀寫操作。讀寫器則一般由單片機,專用智能模塊和天線組成,并配有與PC的通訊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應(yīng)用于不同的領(lǐng)域。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1999#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9:07 | 只看該作者

Miafre 1 s50 感應(yīng)式IC卡
◇ 芯    片:    Philips Mifare 1 S50
◇ 存儲容量:  8Kbit ,16個分區(qū),每分區(qū)兩組密碼
◇ 工作頻率:  13.56MHZ
◇ 通訊速度:  106Kboud
◇ 讀寫距離:  2.5—10CM
◇ 讀寫時間:  1-2MS
◇ 工作溫度:  -20℃-85℃
◇ 擦寫次數(shù):  >100000次
◇ 數(shù)據(jù)保存:  >10年
◇ 規(guī)  格:  0.87×85.5×54/ 非標卡
◇ 封裝材料:  PVC、PET、0.13銅錢
◇ 封裝工藝:  超聲波自動植線/自動碰焊
◇ 制作標準:  ISO 14443, ISO 10536
◇ 應(yīng)用范圍:  企業(yè)/校園一卡通、公交儲值卡、高速公路收費、停車場、小區(qū)管理等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2000#
ID:513258 發(fā)表于 2019-8-30 19:11 | 只看該作者
實驗原理
RFID系統(tǒng)組成
RFID 技術(shù)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在閱讀器和射頻卡之間進行非接觸雙向數(shù)據(jù)傳輸,以達到目標識別和數(shù)據(jù)交換的目的。最基本的 RFID 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
1. 標簽(Tag,即射頻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標簽含有內(nèi)置天線,用于和射頻天線間進行通信。
2. 閱讀器:讀取(在讀寫卡中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shè)備。
3. 天線: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工作原理
MCU通過對讀卡器芯片內(nèi)寄存器的讀寫來控制讀卡器芯片,讀卡器芯片收到MCU發(fā)來的命令后,按照非接觸式射頻卡協(xié)議格式,通過天線及其匹配電路向附近發(fā)出一組固定頻率的調(diào)制信號(13.56 MHz)進行尋卡,若此范圍內(nèi)有卡片存在,卡片內(nèi)部的LC諧振電路(諧振頻率與讀卡器發(fā)送的電磁波頻率相同)在電磁波的激勵下,產(chǎn)生共振,在卡片內(nèi)部電壓泵的作用下不斷為其另一端的電容充電,獲得能量,當(dāng)該電容電壓達到2 V時,即可作為電源為卡片的其他電路提供工作電壓。 當(dāng)有卡片處在讀卡器的有效工作范圍內(nèi)時,MCU向卡片發(fā)出尋卡命令,卡片將回復(fù)卡片類型,建立卡片與讀卡器的第一步聯(lián)系,若同時有多張卡片在天線的工作范圍內(nèi),讀卡器通過啟動防沖撞機制,根據(jù)卡片序列號來選定一張卡片,被選中的卡片再與讀卡器進行密碼校驗,確保讀卡器對卡片有操作權(quán)限以及卡片的合法性,而未被選中的則仍然處在閑置狀態(tài),等待下一次尋卡命令。密碼驗證通過之后,就可以對卡片進行讀寫等應(yīng)用操作。

RC522模塊
模塊的射頻讀寫芯片應(yīng)該是飛利浦的 MF RC522,在上一篇文章我應(yīng)該已經(jīng)附上了英文和中文的手冊。MF RC522提供了3種接口模式:高達10 Mb/s的SPI、I2C總線模式(快速模式下能達400 kb/s,而高速模式下能達3.4 Mb/s)、最高達1228.8 kb/s的UART模式。買來的模塊采用了第一種模式——四線制SPI,通信中的時鐘信號由 Arduino 產(chǎn)生,MF RC522芯片設(shè)置為從機模式,接收來自 Arduino 的數(shù)據(jù)以設(shè)置寄存器,并負責(zé)射頻接口通信中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的收發(fā)。數(shù)據(jù)的傳輸路徑為:Arduino 通過 MOSI 線將數(shù)據(jù)發(fā)到 MF RC522,MF RC522 通過 MISO 線發(fā)回至 Arduino。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shù)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