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子技術學習與研究
當前位置:單片機教程網(wǎng) >> MCU設計實例 >> 瀏覽文章

ARM Cortex-M0+內核的特性

作者:huqin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16日   【字體:

 學習M0+        

從三個方面學習M0+。學習M0+芯片手冊,學習codewarrior10.4,同時嘗試著上MQX實時系統(tǒng)。
        先學習這款M0+內核。
        內核和架構:
        ARM Cortex-M0+內核,最高可達 48MHz 且支持存儲器零等待執(zhí)行;
        單周期 I/O 訪問:比標準 I/O 最多快 50%;
        提高對外部事件的反應時間,并允許 拆位操作和軟件協(xié)議仿真;
        和 8 位/16 位  MCU 相比更優(yōu)秀的代碼密度:能夠減少 Flash 尺寸,系統(tǒng)成本和功耗;
        和 ARM Cortex-M0 內核以及 ARM Cortex-M3/M4 子集完全兼容;
        線性 4GB 尋址空間:避免了對分頁的需求,降低了軟件復雜性;
        ARM 第三方生態(tài)系統(tǒng)支持:軟件和工具版主最大限度減少開發(fā)時間和成本;
                最多 4 通道 DMA 用于極少 CPU 干預的外設和存儲器操作;
超低功耗:
        極高動態(tài)效率:32 位M0+內核,90納米薄膜存儲(TFS)工藝技術,每 CoreMark 能夠降低 50%功耗;
        UART、SPI、II2C、ADC、DAC、TPM、LPT 和 DMA 支持低功率模式操作,無須喚醒內核,Kinetis L系列MCU提供多個低功耗智能外設,即使在MCU處于深度休眠模式時也能維護正常功能,,因此可實現(xiàn)少消耗多工作。
        DMA控制器、計數(shù)器、定時器、通信接口、ADC、比較器都能夠在不占用CPU 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決策。傳統(tǒng)的MCU必須激活主時鐘和處理器內核才能執(zhí)行任務,即使是執(zhí)行瑣碎的任務,如發(fā)送或接收數(shù)據(jù)、捕捉或生成波形或模擬信號采樣時也是如此。
        Kinetis L系列外設不需占用內核或主要系統(tǒng)就能執(zhí)行這些功能,從而大大降低能耗并延長電池壽命。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