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已辭去Foxlink那份工作正好一個月零一天,而且也加入正業(yè)科技剛好一周零一天。去了深圳又回到了東莞,目前在高埗。估計手機還要換回東莞的號,那要等到2010再說了。
記得當時跟我一起進入Foxlink的有一個叫吳磊的同事,當他看了網上轉載的一篇文章“打工還是創(chuàng)業(yè)?思路決定出路!”后亦然辭職,跑到長三角去跟他朋友一起搞生意,他的目標是自己做老板。
大學時認識的工商管理學院的師妹林玲,常常對我說我們搞技術的永遠都是為搞管理服務的。所以她選擇了工商管理,而且現(xiàn)在據(jù)說現(xiàn)在在珠海一家公司當上了部門的小主管。林玲師妹,衷心希望你能成功,搞不好到時我就到珠海來替你服務了。
以上兩位朋友的想法,我不是沒有想過?赡苁俏疫沒有下定那個決心去創(chuàng)業(yè),也可能是我不認為我應該立即進軍管理層。我一直覺得,我是搞技術出身的,應該精通一門技能后再理性的有選擇的走上非技術道路,而不是太早的被迫選擇非技術道路。
正文: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川大電子專業(yè)畢業(yè)的,而且我還是電子工程方向的,完完全全是硬件方向。也就是說,我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而且最終走上了軟件工程師之路,其中肯定還是有很多曲折。那么,我寫這篇文章則主要是為了堅定自己軟件之路的信念,另一方面我希望闡述一個觀點給大家,看完你就知道是什么觀點了!
這次選擇正業(yè)科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業(yè)給了我一個軟件工程師的頭銜,因為之前在SCT以及Foxlink嚴格意義上來說我是在搞編程,但卻沒有得到這個頭銜。只要工作過的朋友,你們一定知道一個頭銜的重要性吧,哈哈,任何一個頭銜都代表了你的工作內容。而且你的工作內容一旦確定了,你所掌握的工作經驗(至少簡歷上)就一定是與之相關的(如果不相關,別人也不信),將會在未來繼續(xù)影響你的職業(yè)生涯。說得嚴重一點,就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基本決定了你一輩子的方向。當然,那也不是絕對的,選了還也可以換的,比如我就是,但是卻很麻煩。
我學的是電子信息工程,當年還是很熱門的。要是能學好當然也不錯,比如先把51單片機,PIC弄懂;然后搞FPGA,DSP或是ARM嵌入式系統(tǒng);搞ARM的話必須學Linux.....但是僅僅只是大學本科的高度根本不能精通其中除了51單片機,PIC以外的任何一樣,而當年一腔熱情的同學們大多因為所學有限最終走上了測試工程師(TE)之路,乃至今后很多年后都沒辦法成為電子工程師(EE)。不能更進一步,四年本科學業(yè),電子專業(yè)畢業(yè)的專業(yè)優(yōu)勢又有何用?!
我在大學里面一直都覺得,只要精通英語或者計算機,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我花了四年時間來證明我并不是學英語的那塊料,學了就忘,能讀不能寫,能聽不能說。(這四年也沒白費,因為我還繼續(xù)保留了學習的動力)既然英語這條路走不通了,那就走本行吧,不然就沒專業(yè)優(yōu)勢了。但是所學有限,我和很多同學一樣,最開始我到了SCT還是只能做測試,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測試是一個極其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聰明的人半個月就能上手,再笨的人花半年也能達到稱職。越有技術背景越容易上手,就算完全不懂也沒關系,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就夠了。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所掌握的技能,再笨的人只要花半年都能學會,那么你所掌握的還能叫技能嗎?如果一項技能只需要你花一個月就能學會,這樣的技能有什么競爭優(yōu)勢呢?
當年在軟件編程門外,徘徊而不敢進入...看著別人將一段段的英文字母以及符號能夠變成生動的畫面,覺得那是多么神奇呀,那是多么復雜的高科技呀,那是多么深奧難懂的技術呀。當時別人則笑而不答,現(xiàn)在想起來那是多么小兒科的事情呀,雖然知其所以然不易,但是知其然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這段時間到深圳找工作,雖然一個個軟件公司都懷疑我是否有這方面的技能(那是因為我之前沒有軟件工程師這個頭銜,而他們自己能力也一般,當然無法判斷我是不是只會說不會做?),但我已摸清楚軟件編程這個行業(yè)的深淺了。真正掌握頂級技術的人,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都相當少,這部分人可以成為高級人才。大部分我們眼里的高級人才只不過是普通人才+說話藝術偽裝而成的,還是有一定水分的。
硬件是這樣,軟件也是這樣!舉個例子吧,比如前段時間我剛剛軟件入門,理論上來說吧,我就應該是軟件編程領域里面最差的之一;但事實上不是,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都比不上我。我很懷疑這些人是怎么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最差異的是,華為那個給我面試的軟件工程師,怎么看都覺得跟我差不多(也可能是我欣賞水平太高),我要是考他他一樣答不上來。難到還真是那句老話:“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可以說我見到的還有很多資質比這些所謂的軟件工程師高得多的人徘徊在軟件行業(yè)的門口而惶惶不敢入。所謂的軟件工程師的稱號,只要是編程的人員大多都能拿到,F(xiàn)在已經拿到這個頭銜了,我已經沒必要向不懂軟件的人事部門證明我的能力了。雖然前路漫漫,剛剛入門的我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我堅信我會走得更遠,軟件最終會成為我的一項技能。
或許軟件編程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花掉我們很多時間來學習,但是越難學的技能一旦學會,將代表越少人有可能學會,那么你的技能競爭力就越強。就像華哥跟我說驅動編程很難學,我心里就一笑,難就對了,要是學會了驅動編程還擔心餓肚子嗎?
我所說的掌握一門技能并不是只有軟件一種,任何事情只要你會了而且很多人都不能掌握的,那就是技能(比如英語口語,談判技能,領導能力等)。在沒掌握技能這項之前我們往往仰視著,覺得那是多么難登的高峰。事在人為,堅持下去,在某個領域里堅持(一定要是堅持)3年或5年,那你就必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隨后的發(fā)展就看機遇了。幾年后我會再寫一篇文章來給大家分享分享,看看我到底有沒有堅持,再看看我堅持了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