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子技術(shù)學(xué)習(xí)與研究
當(dāng)前位置:單片機教程網(wǎng) >> MCU設(shè)計實例 >> 瀏覽文章

關(guān)于51單片機訪問外部寄存器的方法

作者:lch900   來源:lch900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6日   【字體:

 在學(xué)習(xí)開發(fā)51+RC500的過程中

 
發(fā)現(xiàn)了兩種訪問外部寄存器的操作方法
 
一種是用XBYTE方法來直接訪問外部寄存器
 
一種是用基地址加偏移量的方法來訪問外部寄存器
 
兩種方法的本質(zhì)其實都一樣,我可以看XBYTE的定義
 
 
 
#define XBYTE ((unsigned char volatile xdata *) 0) 
 
XBYTE直接幫我們定義到了xdata
 
 
 
我們再來看第二種方法
 
unsigned char xdata ini _at_ 0x7f00;    // move base address to 0x7f00
unsigned char xdata *GpBase = &ini;   // redirect pointer to base address
 
#define ReadRawIO(addr) (*(GpBase + addr))
 
#define WriteRawIO(addr,value)  *(GpBase + addr) = value
 
這里用了 xdata ini _at_ 0x7f00; xdata *GpBase=&ini;
 
讓*GpBase指向0x7f00
 
(*(GpBase + addr))來表示外部寄存器地址
 
 
 
我在讀RC500的官方函數(shù)文件的時候發(fā)現(xiàn)
 
老外的程序員在讀寫RC500寄存器的時候
 
沒有進(jìn)行寄存器頁的選擇
 
unsigned char ReadIO(unsigned char Address)
{
   static unsigned char c;
   c = ReadRawIO(Address);                    // read value at the specified
                                           // address
   return c;
 
#define ReadRawIO(addr) (*(GpBase + addr))
直接對外部寄存器進(jìn)行讀寫
 
 
 
 
 
網(wǎng)上流傳的讀寫RC500的方法大多用第一種方法 并且進(jìn)行了寄存器頁的選擇
 
unsigned char ReadRawIO(unsigned char Address)
{
 return XBYTE[Address];
}
 
unsigned char ReadIO(unsigned char Address)
{
   WriteRawIO(0x00,GetRegPage(Address));
   return ReadRawIO(Address);                   
 
這種方法讀起來容易理解 相比第一種方法
 
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進(jìn)行了寄存器頁的選擇
 
 
 
之所以要第一種方法不用進(jìn)行頁尋址
 
是因為第一種方法采用的是絕對地址
 
P2口作為高地址P0口作為低地址 擴展了64K的空間
 
其中unsigned char xdata ini _at_ 0x7f00; // move base address to 0x7f00
 
這句話的意思是值選中了P2^7這個口擴展的8K空間 是因為RC500的片選信號連接的是P2^7
 
 
 
第二種方法XBYTE直接對外部寄存器進(jìn)行讀寫
 
但是沒有對P2口的地址進(jìn)行說明 雖然連接了P2^7 物理上有了地址 邏輯上卻不知道
 
所以不能進(jìn)行絕對地址操作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文章